博物館
博物館是征集、典藏、一個展示和研究代表自然和人類文化遺產的實物的地方、具有歷史或藝術價值的物品被分類以向公眾提供知識、文化教育機構的教育與欣賞、建筑物、場所或社會公共機構。
博物館是非營利性的常設機構,向公眾開放,為社會發(fā)展學習提供服務、教育、娛樂為目的。
發(fā)展歷史 編輯本段
![博物館[典藏人文自然遺產等的文化教育機構]](https://25703288.s21i.faiusr.com/4/ABUIABAEGAAg_-q_oAYo98nOugMwgAg4zwQ.png)
由于希臘文化的影響,公元前三世紀在埃及亞歷山大建立了一個龐大的博物館,集中學術知識,設立圖書館,收藏珍貴文物。一百多年后,羅馬帝國對希臘進行了掠奪,所有的藝術品都被搬到了羅馬的宮廷里、在修道院和王公貴族的家里,美術成了貴族的私有財產。中世紀的歐洲基督教修道院成為保存藝術品的地方。16世紀,歐洲航海業(yè)興起,私人收藏珍玩的熱潮開始,文藝復興運動也激起了古物研究的風氣。博物館學領域打開了新局面,文物分類和修復技術隨之而來。17世紀,私人收藏家開始開放自己的珍品供普通大眾參觀,私人博物館出現(xiàn),公共博物館相繼建立。在18世紀和19世紀,博物館在美國各地和中國這個亞洲國家得到了發(fā)展、印度、日本、韓國也正在成為一個博物館。進入20世紀以來,現(xiàn)代博物館管理的方法和理念日臻完善,從靜態(tài)走向動態(tài),視聽設備和新技術被應用到新的陳列設計和管理中。

公元前4世紀,馬其頓的亞歷山大大帝在建立橫跨歐亞非三洲的大帝國的軍事行動中,將收集和掠奪的許多珍貴藝術品和稀有古物交給他的老師亞里士多德進行整理和研究,亞里士多德將這些文化遺產用于教學、傳播知識。亞歷山大死后,他的部下托勒密·索托建立了新的王朝,繼續(xù)與北方作戰(zhàn),收集了更多的藝術品。公元前三世紀的托勒密·索托在埃及亞歷山大建立了一座繆斯神廟,專門收藏文化珍品。這座“繆斯神廟”被公認為人類歷史上最早的“博物館”博物館這個詞也是由希臘人“繆斯”演變而來。
與我們今天看到的博物館不同,繆斯神廟其實是一個專門的研究機構,有一個大廳研究室,用來展示天文學、醫(yī)學和文化藝術收藏,學者們聚集在這里進行研究。傳說在洗澡時發(fā)現(xiàn)浮力定律的著名物理學家阿基米德和著名數(shù)學家歐幾里德都在這里從事研究工作。
繆斯神廟,人類歷史上最早的博物館,在5世紀毀于戰(zhàn)爭。學者黃摩崖認為,中國最早的孔廟,也是按照西方標準最早的博物館。
現(xiàn)代博物館出現(xiàn)在17世紀晚期。18世紀,英國有一位醫(yī)生漢斯·斯隆是一個興趣廣泛的收藏家。為了讓你的收藏永久保存“維持其整體性、不可分散”他決定將自己收藏的近8萬件藏品捐贈給英國王室。皇室決定建立一個國家博物館。1753年,大英博物館建立,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向公眾開放的大型博物館。

1933年,蔡元培等人主張創(chuàng)辦中央博物館(今南京博物院)為了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文化精神,1936年6月6日開始建設國立中央博物館是中國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仿照歐美一流博物館建造的現(xiàn)代綜合性大型博物館。
1946年,國際博物館協(xié)會在法國巴黎成立。1974年,協(xié)會對博物館做了明確的定義,公益成為其首要責任。自1977年以來,國際博物館協(xié)會將5月18日定為“國際博物館日”并且每年確定一個主題。
還有一種說法:博物”作為一個詞,最早出現(xiàn)在《山海經》,說明它能識別很多東西;《尚書》把見多識廣的人叫做男人“博物君子”也在《漢書·楚元王傳贊》“博采眾長,通達古今”之意。19世紀下半葉,中國模仿日本,放“博物”這個詞開始是一個學科的名稱,“博物”的內容包括動物、植物、礦物、生理等知識。
博物”與“館”連城詞作為一種文化教育機構,在中國出現(xiàn)的比較晚,只有一百多年。日語中的“博物”一詞來源于英文、法文、博物館這個詞在德語中常用,這個詞來源于拉丁語,來源于希臘語meuse,意思是希臘神話中獻給手掌的詩、舞蹈、音樂、美術、九位女神從事科學活動的地方
在古希臘,還有一個專門保存珍寶的機構,類似于現(xiàn)代博物館的性質這是一個致力于保存印刷品的機構、珠寶、皇家旗幟權杖和其他珍貴裝飾品的收集機構。這個寶庫在其他歐洲國家也有發(fā)現(xiàn)。直到文藝復興時期,隨著收藏內容的擴大,一些原有的珍寶館逐漸使用了當時流行的拉丁博物館。在德國慕尼黑,兩個名字不同的博物館存在了很久。隨著時代的變遷和社會教育的發(fā)展,改了名字擴大了規(guī)模的博物館逐漸取代了原來的寶庫,最終成為今天向群眾開放的大眾化博物館
在適應社會發(fā)展的漫長過程中,博物館形成了多功能的文化綜合體。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博物館的功能依然不變

地發(fā)展變化之中。博物館的新職能、新形態(tài)、新方法、新的收藏對象不斷涌現(xiàn)。因此,國際公認的博物館定義也在不斷修訂。為了給博物館一個各國都能接受的定義,國際博物館協(xié)會做了大量工作,花了很長時間,做了很多討論和修改。
1946年11月,國際博物館協(xié)會成立時,在其章程中提出:博物館是向公眾開放的藝術、工藝、科學、擁有歷史和考古收藏的機構還包括動物園和植物園。1951年、1962年、1971年,國際博物館協(xié)會對博物館的定義進行了多次討論和修改直到1974年國際博物館協(xié)會第11屆代表大會通過的章程才明確規(guī)定:博物館不以盈利為目的、服務社會和社會發(fā)展、向公眾開放進行研究的常設機構、教育和欣賞的目的是收集人類和人類環(huán)境的見證、保存、研究、傳播和展覽。很多人認為這是一個比較合適的定義,但也有人認為這只是國際通用的定義,各國還是根據自己的知識和理解來對待博物館。

美國《簡明不列顛百科全書》指出,:現(xiàn)代博物館是收藏品、保藏、展示和研究代表自然和人類的實物,為大眾提供知識、用于教育和欣賞的文化教育機構。美國博物館協(xié)會認為:博物館是收集、一個保存能最好地解釋自然現(xiàn)象和人類生活的信息的機構,并用它來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知識與啟蒙教育。103010提出:博物館是征集、保藏、研究和推廣自然歷史標本、物質和精神文化寶藏的科學研究機構、科學教育機構。日本 美國博物館法規(guī)定:博物館是收集、保存、展出有關歷史、藝術、民俗、工業(yè)、自然科學和其他材料,供普通大眾使用,同時用于教育、調查研究、啟蒙教育和其他必要的工作,并把調查研究這些材料作為機關的目的。
中國 美國對博物館的認識經歷了一個逐步深入的過程,其定義也經歷了多次修改。20世紀30年代中期,中國博物館協(xié)會認為:博物館是一個文化機構,不是保存珍寶的倉庫,而是組織教育工作和基于實物演示討論知識的場所。人民政府成立后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對博物館的定義進行了兩次討論和修改直到1979年,全國博物館工作座談會通過的《蘇聯(lián)大百科全書》才明確規(guī)定:博物館是文物和標本的主要收藏地、宣傳教育機構和科研機構是中國文化事業(yè)的重要組成部分社會主義科學文化事業(yè)。博物館通過收藏來收藏文物、科學研究的標本;舉辦陳列展覽;傳播歷史科學和文化知識;對人民進行愛國主義和社會主義教育,有助于提高全民族的科學文化水平,有助于我國的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國際博覽會協(xié)會1974年對中國博物館界所做的定義基本上是肯定的。
中國博物館的歷史始于夏朝的記載的朋友 s協(xié)會歷代皇帝在物體上繪畫和投射圖像,或在寺廟的墻壁上描繪圣賢以實現(xiàn)教化、幫助他人,教育人民。從隋代楊迪開始,歷代皇帝都設立宮殿收藏名畫古玩,或設立畫院畫官來推廣藝術,明而不廢。只供帝王享用,不供惠澤百姓享用,造成了中國士大夫藝術和民間藝術一千多年的不同風格和趣味。博物院”單詞 quot李周 quot,出現(xiàn)在中國 最早見于孫詒讓 的李周觀 同治年間的美國政治家:西方人,每個大都市都有博物館比較場”清代西方文化傳入中國是顯而易見的。以近代西方博物館形式出現(xiàn)在中國的,是從清朝同治七年開始的(公元一八六八年)法國神父韓博祿在上海創(chuàng)辦了自然歷史博物館,后來又新建了一個,也叫徐家匯博物館。同治十三年,英國亞洲文學協(xié)會在上海設立自然歷史與考古博物館。光緒三十年(一九○四)位于天津租界的薛鑫中學設立了華北博物館,這是一個自然歷史和民俗的博物館。以上三個博物館都是西方人建的。中國人自己辦博物館,是光緒三十一年張謇倡導的。次為宣統(tǒng)元年(一九○九)隸屬于濟南市山東省圖書館的山東金石保存研究所成立,收藏了1萬多件出土文物和古跡。宣彤第二年,南洋葉全會教育中心成立,均為民間建設。
截至2020年底,中國已有5788家注冊博物館,總數(shù)已躍升至世界前五,即美國、德國、日本、中國、俄羅斯。
2021年5月,國家文物局等九部門24日發(fā)布指導意見,提出到2035年,中國 中國特色博物館體系將更加成熟和定型美國的社會功能將更加完善,基本成為世界博物館強國,為全球博物館的發(fā)展貢獻中國智慧、中國方案。
2022年5月18日,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長、2022年國家文物局局長李群“5·18國際博物館日”主會場開館儀式上介紹,2021年,全國新注冊博物館395家,注冊博物館總數(shù)達到6183家,其中免費開放博物館5605家,占比90%以上。
性質特色 編輯本段
1、博物館的公益性質
![博物館[典藏人文自然遺產等的文化教育機構]](https://25703288.s21i.faiusr.com/2/ABUIABACGAAgl-u_oAYolsG0vgMwgAo40wY.jpg)
博物館的性質決定了博物館具有公益性的特征。很多博物館管理者把公益性作為博物館進入市場的負擔和約束。事實上,博物館 s公益性可以讓博物館有一個良好的公眾形象,獲得更好的稅收優(yōu)惠,也更容易讓博物館進行公關宣傳,更直接地進行教育、環(huán)保、旅游等部門進行聯(lián)系和配合。
旅游是一種靠人氣的旅游、只要利用好口碑和市場知名度,博物館的公益形象就是博物館長遠發(fā)展的獨特優(yōu)勢。在旅游經營過程中,博物館應該更加珍惜自己的公眾形象,把握好商業(yè)經營的尺度,避免負面新聞,不要與公眾發(fā)生沖突不要用負面新聞來推測。
2、博物館的研究功能
博物館的研究成果是藏品的歷史、藝術、對科技領域價值的深度挖掘是提供深層次的、高品位旅游產品的基礎。
中國 美國旅游市場逐漸成熟,人們 在旅游過程中,人們對文化休閑和知識消費的需求迅速增加很多文化旅游景點都在遭遇旅游產品“深度”不發(fā)達的發(fā)展瓶頸。
對文物和文化有深入的研究,是博物館開發(fā)文化休閑旅游產品的獨特優(yōu)勢不可否認,有相當多的普通游客只是出于好奇去看一看,但是“中堅力量”或者那些文化愛好者,博物館可以通過社團、會員制、論壇等形式的性,讓這些人成為博物館的長期訪客。
3、藏品展示是博物館的主要方式
人與自然美國人的傳統(tǒng)印象是博物館是“收集各種文物,然后陳列在柜子里”而已。造成這種印象的主要原因是很多博物館忽略了這一點“藏品”豐富文化的展示及其背后所代表的展示模式的僵化。
根據博物館展品,史密森尼博物館制作了各種電影通過細致的市場調研,在該題材粉絲集中的地方進行展示,不僅盈利還受到各類粉絲的追捧。臺灣省故宮博物院網站將藏品分為鈞窯之美、明清琺瑯工藝、佛經圖片影像等十幾個系列,每個系列都有自己個性化的主題網站,主題網站有不同的欄目,通過生動的動畫和游戲介紹藏品及相關知識。
4、博物館旅游產品設計
陳列展覽:展覽是博物館提供的最基本的產品需要注意的是,任何技術都只是手段,博物館所承載的文化才是它真正的魅力所在。中國很多博物館追求聲音、光、電甚至3D、4D等科技效果的運用,但展覽的內容卻缺乏新意。
娛樂項目:博物館的參與性、娛樂項目是為了提高游客 對文物的興趣和“體驗”文化的手段是通過創(chuàng)意設計,將文化主題與喜愛的娛樂方式相結合如果單純開發(fā)一些與博物館本身無關的娛樂項目,結果會適得其反,很快就會陷入同質化競爭。
休閑活動:現(xiàn)代博物館通常結合餐飲、購物、文藝演出等功能于一身休閑活動不僅是博物館的服務設施,也是在已形成的歷史或藝術氛圍下具有獨特魅力的旅游產品。
旅游商品:旅游商品作為一個景點的特色,越來越受到旅游業(yè)界的重視,而他們看到的博物館紀念品往往缺乏特色和原創(chuàng)性。博物館依托自身的文物和文化,也應該在旅游商品的開發(fā)和管理上多下功夫。
場館規(guī)模 編輯本段
我國注冊博物館數(shù)量從2200多家增加到3589家,并以每年100家左右的速度持續(xù)增長。中國平均每40萬人就有一個博物館;到2020年,將會有一個容納25萬人的博物館。中國注冊的私人博物館有400多家,如果沒有正式注冊,這個數(shù)字將近1000家。近年來,博物館等級評定和博物館運營工作相繼開展,83家一級博物館入選,是代表中國博物館水平的第一方陣。
根據國家文物局2013年7月發(fā)布的2012年全國博物館名錄,截至2012年底,全國備案博物館3866家,其中國有博物館3219家(文物行政部門管理的國有博物館2560個,其他行業(yè)國有博物館659個),647家私人博物館。
為了服務大眾,現(xiàn)在專業(yè)化程度更高了、功能比較完善、社會功能明顯的博物館有3322個。包括2843個國有博物館(文物行政部門管理的國有博物館2292個,其他行業(yè)國有博物館551個)479家私人博物館。
功能特點 編輯本段
現(xiàn)代博物館的功能包括收藏、保存、修護、研究、展覽、教育、娛樂七項。形式包括建筑、植物園、動物園、水族館、戶外史跡、古鎮(zhèn)的博物館化、長期模仿古代生活展示(民俗村),以及視聽館、圖書館、表演館、可以包括檔案。內容一般分為美術館、歷史博物館、人類學博物館、自然歷史博物館、科學博物館、區(qū)域博物館和專題博物館等。博物館的內容是基于他們獨特的風格和收藏。
現(xiàn)代博物館的功能是以教育推廣為重要目標,并爭取社區(qū)民眾的公共關系。展覽的目的不僅是介紹知識,也是為了喚起觀眾 的審美體驗,進而認識到生活的真善美。
多主題公園
如今博物館的多元化發(fā)展,是設計的衍生,是建筑文化的傳承常說書中有金屋藏嬌,書中有顏如玉其實博物館才是真正聚集人類財富的地方,是聚集文化的寶庫。
中國首家以烹飪文化為主題的博物館在長垣開館,奠基儀式在廣西陸川史克舉行,這將建成廣西首家以客家文化為核心的博物館。貴州省首家民營企業(yè)自建的文化公益博物館——宋郊博物館在習水縣土城鎮(zhèn)建成開館。除了非物質文化,有形文化也被融入到博物館的設計中。
陳列形式
展示形式是設計師與受眾溝通的方式。從不同形式的博物館出發(fā),充分利用現(xiàn)代科學技術提升或突出展品,實物展示和數(shù)字展示成為主流。
實物陳列
實物展覽博物館是地面建筑形式的博物館。
數(shù)字化館
數(shù)字博物館是虛擬現(xiàn)實技術的應用、三維圖形圖像技術、計算機網絡技術、立體顯示系統(tǒng)、互動娛樂技術、特殊的視覺效果技術將真實實體博物館的三維方式完整地呈現(xiàn)給網絡上的博物館。
數(shù)字博物館是將整個博物館環(huán)境變成一個三維模型參觀者可以隨意參觀虛擬博物館,觀看博物館內各種藏品的3D模擬展示,查看各種藏品的相關信息。通過數(shù)據庫檢索,可以查閱館內各種藏品的統(tǒng)計信息。
數(shù)字博物館的意義在于利用虛擬現(xiàn)實技術將枯燥的數(shù)據變成生動的模型,使實體博物館的功能得以充分實現(xiàn)。從而引領博物館進入一個公眾參與和互動的新時代,喚起觀眾 的強烈興趣,從而達到科普的目的。
網絡博物館正在全世界形成不可阻擋的趨勢。無論是實體展覽博物館還是網上博物館,兩者之間都有很大的相關性和獨立性。
與實體博物館相比,“數(shù)字博物館具有信息實體虛擬化、信息資源數(shù)字化、信息傳遞網絡化、信息利用共享化、信息提供智能化、多樣化的信息展示等特點”在這里,最關鍵的是信息實體的虛擬化,即數(shù)字博物館的所有活動都是實體博物館工作功能的虛擬表現(xiàn),以實體博物館為基礎,反過來作用于實體博物館,是實體博物館功能的擴展和延伸。
場館類別 編輯本段
中國分類法

1988年以前,中國博物館分為 個專門博物館、紀念類博物館三類,綜合類博物館 個,國家統(tǒng)計局也是按照這三類博物館來公布發(fā)展數(shù)字的。
主管中國博物館行業(yè)的權威人士和專家認為,現(xiàn)階段,中國博物館是參照國際上普遍使用的分類,根據中國的實際情況進行歷史類分類的、藝術類、科學與技術類、這四類綜合課都適合:
從歷史的角度展示藏品,比如中國國家博物館(原中國歷史博物館與原中國革命博物館合并)南京博物院、泉州海事博物館、景德鎮(zhèn)陶瓷歷史博物館、中國科舉博物館、武漢革命博物館、中國共產黨一大會址紀念館等。
主要是展示藏品的藝術和審美價值,比如故宮博物院、中國南京金運博物館、廣東民間工藝館、北京大鐘寺古鐘博物館、徐悲鴻紀念館、天津戲劇博物館、朱炳仁青銅雕刻藝術博物館、北京奧林匹克博物館等。
自然科學類館
以分類、展現(xiàn)自然的發(fā)展或生態(tài)方法,從宏觀或微觀展示科學成果的立體方法,如中國地質博物館、中華指紋博物館、中國地質大學博物館、自貢恐龍博物館、臺灣省昆蟲科學博物館、中國科技館等。
地方自然的綜合展示、歷史、革命史、藝術收藏,如:南京市博物館、建川博物館、河南博物院、湖北省博物館、山東省博物館、湖南省博物館、內蒙古自治區(qū)博物館、黑龍江省博物館、甘肅省博物館等。
綜合性博物館
以博物館為主體,還設有展區(qū)、綜合商務區(qū)、物業(yè)辦公區(qū)三個部分的綜合性博物館,如直銷博物館。
外國分類法

國外博物館,主要是西方博物館,一般分為 個美術館、歷史博物館、科學博物館和 專題博物館。
藝術博物館包括繪畫、雕刻、裝飾藝術、應用藝術和工藝藝術博物館。也有把古物、民俗和原始藝術博物館也包括在內。一些美術館也展示現(xiàn)代藝術,比如電影、戲劇和音樂等。世界著名的藝術博物館包括盧浮宮博物館、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艾爾米塔什博物館等。
歷史博物館包括國家歷史、文化歷史博物館,位于考古遺址、建在古戰(zhàn)場上的歷史遺跡或博物館也屬于這一類。墨西哥國家人類學博物館、秘魯國家人類學博物館是一座著名的歷史博物館。
科學博物館包括自然歷史博物館。內容涉及天體、植物、動物、礦物、自然科學實用科學和技術科學的博物館也屬于這一類。自然博物館、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巴黎的發(fā)現(xiàn)宮就屬于這一類。
特殊博物館包括露天博物館、兒童博物館、當?shù)氐牟┪镳^,涵蓋了這個地區(qū)的自然、歷史和藝術。著名的布魯克林兒童俱樂部美國博物館、斯堪森露天博物館等。
國際博物館協(xié)會將把動物園、植物園、水族館、自然保護區(qū)、科學中心天文館和圖書館、檔案中長期存放的機構和展廳,歸類為博物館。
舉例介紹 編輯本段
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
倫敦的大英自然歷史博物館和紐約的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是國際公認的世界上最大的自然歷史博物館之一。雖然大英自然歷史博物館比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早116年建成,但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的基地區(qū)、陳列內容、游客數(shù)量已經超過了英國自然歷史博物館。
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收藏了極其豐富的動物標本和其他珍品,是博物館開展科學研究和宣傳的堅實基礎。例如,博物館有來自世界各地的80多萬只鳥類標本,數(shù)百只恐龍骨骼標本被放置在恐龍整理室。
盧浮宮
建于12世紀末的盧浮宮是當時法國王室的城堡,被用作國庫和檔案館。后來經過一系列的擴建和修繕,逐漸成為一座具有文藝復興風格的宏偉宮殿。從16世紀開始,弗朗索瓦一世開始大規(guī)模收藏各種藝術品,后來的皇帝們延續(xù)了這一傳統(tǒng),豐富了盧浮宮的收藏。1793年8月10日,盧浮宮藝術博物館正式向公眾開放,成為一個博物館。今天,博物館收藏了40萬件藝術品,包括雕塑繪畫藝術和手工藝古代東方古埃及和古希臘羅馬。1981年,法國政府對這座精美的建筑進行了大規(guī)模的修繕,從此盧浮宮成為了一座專業(yè)博物館。其藝術藏品種類豐富,品位高,堪稱世界一流。其中最重要的鎮(zhèn)宮三寶為世人所熟知:《米洛的維納斯》達芬奇 s 《蒙娜麗莎》和《薩莫特拉斯的勝利女神》。迄今為止,盧浮宮已經成為世界聞名的藝術殿堂。盧浮宮入口處有一座透明的金字塔建筑,它的設計者是著名的美籍華人建筑師貝聿銘。
大不列顛博物館

大英博物館,大英博物館,始建于333,561,823年。她的展廳里收藏著最能代表英國藝術和文學的珍品,還有許多極其珍貴的文件和手稿,比如英國大憲章的原件、莎士比亞原稿等等;有埃及、西亞、東方、希臘、羅馬和英國的歷史遺跡;有英國歷代的“戰(zhàn)利品”,如小型埃及獅身人面像、來自雅典女神廟的艾爾欽大理石等等;此外,中國被收集、印度和其他歷史悠久的國家的民俗信息、藝術和出土文物。在中國陳列室可以看到許多中國古董字畫,其中大部分是英法聯(lián)軍的、八國聯(lián)軍侵略中國時掠奪。
其東方藝術博物館的藏品多為中國文物,達2萬多件。其中有六千多年前半坡村的紅陶碗和新石器時代的玉刀、于夫,商周青銅器,秦漢至明清瓷器、玉器、漆器、繪畫、雕塑之類的,甚至博物館后門的兩個大石獅子,都是中國的藝術品。還有大量斯坦從敦煌藏經洞掠奪的佛教繪畫。它收藏的最著名的中國畫是東晉大畫家顧愷之的《女史箴圖》。這是一幅家喻戶曉的佳作,故事很多,在中國繪畫史上占有很高的地位。
1900年八國聯(lián)軍入侵北京時,這塊寶地被英國搶走了。它的圖書館以其豐富的藏書而聞名英國的每一本書都保存在這里事實上,你可以在這里找到該國的所有出版物。此外,還有許多珍貴的版本和各國的珍貴手稿。這個圖書館是最好的學習世界s 《資本論》在這里完成。在大英圖書館 s館藏,中國古籍6萬余種,其中最早版本的中國波羅蜜經《永樂大典》45卷,中國歷代宮廷檔案、竹簡、雕刻等,還有敦煌手稿一萬多件。
紐約大都會博物館
紐約大都會博物館是美國最大的博物館,建于1870年整個博物館是一座建筑,占地8公頃,占1/9,但展覽面積很大,不下24公頃,是故宮博物院的兩倍。大都會博物館號稱是西半球最大的博物館,擁有200多個畫廊,300多萬件各類文物藝術品。內容豐富多彩,體現(xiàn)了資金的充足、華麗的美國風格。公元前15年完整的埃及神廟,被重新安置在博物館專門建造的大廳里的巨型玻璃罩中,總重量達800噸據說為了保證原貌,每塊磚都貼上了標簽,十分神奇,可謂鎮(zhèn)館之寶。服裝博物館也是世界上最好的,收藏了四個世紀以來五大洲的民族服裝.5萬件。
1981年9月由中國蘇州的能工巧匠建造的中國玄冥蘇州園林也被復制在博物館主樓二樓的北廳,可能真的很典型“文化移植”,非常吸引觀眾,為了避免擁擠,規(guī)定了專門的路線入園,人數(shù)由定時電梯控制。園中飛檐、雕梁、魚池、涼亭,室內對聯(lián)、撣瓶、八仙桌、太師椅一應俱全。除了玄冥,英國也被按照時間和國家排列、14至18世紀法國和西班牙的室內陳設。雖然它們都同樣宏偉,但法國風格的彩繪屋頂、英國的壁爐,西班牙的家具,依然烙著不同時代,不同民族的印記。博物館還收藏了大量來自中國的文物和藝術品,尤其是一些佛像和壁畫游客還可以在博物館欣賞到一些珍貴的中國古代繪畫,如唐代漢干的《照夜白圖》。
埃米塔什博物館
冬宮是世界上最大最古老的博物館之一。這座宮殿是由著名建筑師拉斯特雷利設計的。它最初是凱瑟琳二世女王的私人博物館。1764年,凱瑟琳二世從柏林買下了倫勃朗、250幅魯本斯和其他人的畫被保存在冬宮的隱士廬里(法語,意為“隱宮”,因此得名博物館。冬宮始建于1754年至1762年,1837年被大火燒毀,1838年至1839年重建,二戰(zhàn)期間再次被毀,戰(zhàn)后又被精心修復。這座宮殿有三層,長約230米,寬140米,高22米,呈封閉的長方形,占地9萬平方米,建筑面積超過4.6萬平方米。
冬宮四面各有特色,但內部設計和裝修風格是嚴格統(tǒng)一的。四邊形的建筑宮殿里有一個內院,三面向著宮殿廣場、海軍指揮部、涅瓦河,第四面連接著小爾米塔日宮。面向冬宮廣場的一面,中心略突出,有三道拱形鐵門,入口處有阿特拉斯巨神。冬宮周圍有兩排柱廊,氣勢宏偉。宮殿裝飾豪華,許多大廳用俄羅斯寶石——孔雀石碧玉和瑪瑙制品裝飾比如孔雀石廳用了2噸孔雀石,拼花地板用了9重的珍貴木材。阿米塔什是圣彼得堡最大的、最具特色的巴洛克建筑。它的完整和輝煌令人印象深刻,它的裝飾是豐富的窗戶上的裝飾框和浮雕裝飾給人力量,柱子排列整齊,墻面是白色的、綠色和白色的結合,使龍的外觀變化多端,栩栩如生。
1917年2月以前,冬宮是沙皇的宮殿,后來被資產階級臨時政府占領。1917年11月7日(俄羅斯歷10月25日)起義群眾占領了冬宮。十月革命后,原宮院和整個冬宮劃歸艾爾米扎西1922年,艾爾米國立扎西博物館正式成立,冬宮成為博物館的一部分。
1946年,冬宮的表面被漆成原來的藍寶石色。該博物館現(xiàn)在包括五棟建筑:冬宮、埃米塔什、舊埃米塔什、埃米塔什劇院、新埃米塔什。博物館分為八個部分:原始文化部、古希臘、羅馬部、東方民族文化部、俄羅斯文化史部、古錢幣部、西歐藝術部、從事導游工作的科教文衛(wèi)部。八個部總共收藏了270多萬件,包括史前文化和埃及藝術收藏品以及大量的意大利、西班牙、德國、英國、俄國、比利時、荷蘭和法國的油畫和雕塑。
其中有1.5萬幅繪畫,1.20,000座雕塑,600,000幅線條畫,100萬枚硬幣和徽章,22.4萬件古代家具、瓷器、金銀制品、寶石和象牙工藝品等。這些手工藝品在350多個展廳中展出,如畢加索 s立體繪畫展廳、法國畫家展廳俄羅斯歷代服裝展廳等。所有的展廳都有自己的特色,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彼得大帝展廳,這里陳列了大量彼得大帝的物品,很多都是他親手制作的。
在展廳的一個玻璃柜里,放著彼得大帝的蠟像,頭發(fā)是彼得大帝本人的真發(fā)。畫像旁邊有一根木桿,兩米多高的木桿頂端刻著一行字,表示彼得大帝身高兩米多。像中國的故宮,藏品極其豐富,所以如果游客想參觀完所有的展廳,恐怕不到一個月的時間。
中國國家博物館

中國國家博物館經過2007 年的改擴建工程,總建筑面積為19.20000平方米,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有40多個展廳。其次是華盛頓特區(qū)的史密森學會。包括16個博物館和一個國家動物園,被譽為世界上最好的。擁有1.4億件展品,6000多名員工。中國國家博物館位于天安門廣場的東面,東長安街的南面北京市中心的一條大道,與人民大會堂對稱是一個歷史與藝術并重的收藏、展覽、研究、考古、公共教育、集文化交流為一體的綜合性博物館。隸屬于人民文化部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
故宮博物院
故宮博物院是明代的、在清代皇宮及其藏品基礎上建立的中國綜合博物館。1987年,故宮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名錄“世界文化遺產”名錄。據中國 ■古代星占學理論,紫微元(即北極星)位于中天,是天帝的居所,對應天人根據皇帝的住所,它也被稱為紫禁城。明朝第三任皇帝朱迪奪取皇位后,決定遷都北京,并開始修建這座宮殿,直到明朝永樂十八年(1420年)落成。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國最后一個封建帝制-在清朝,1924年,皇帝溥儀被逐出皇宮。在500多年的時間里,共有24位皇帝居住在這里,統(tǒng)治著整個國家。
南京博物院

南京博物院是中國三大博物館之一,中國最早創(chuàng)辦的博物館,大型綜合性國家博物館、國家綜合歷史藝術博物館、國家重點博物館。
南京博物館位于南京紫金山南麓、中山門占地13萬多平方米,是中國第一座由國家投資的大型綜合性博物館、國家一級博物館、首批中央和地方共建的國家級博物館、全國AAAA旅游景點和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南京博物院的前身是1933年蔡元培發(fā)起的國立中央博物院,原計劃興建“人文”工藝”自然”三大館只是因為現(xiàn)狀才建的“人文館”,即現(xiàn)在的南京博物館館,是仿遼代宮廷風格,由著名建筑師許敬之設計,建筑師梁思成修改整個大廳氣勢恢宏,是現(xiàn)代建筑史上的杰作,也是南博的標志性建筑其結構按《營造法式》設計建造,細部和裝飾采用唐宋遺風。
南京博物院為“一院六館”格局,即歷史館、特展館、數(shù)字館、藝術館、非遺館、民國館。另全院設“六所”研究部門,即考古研究所、文物保護研究所、古代建筑研究所、陳列藝術研究所、民族民俗研究所、古代藝術研究所。
臺北故宮博物院
臺北故宮博物院(英文:國家博物館),中山博物院。它是中國大型綜合性博物館、臺灣省最大的博物館,也是中國三大博物館之一,研究中國古代藝術史和漢學的重要場所。
臺北故宮博物院位于臺北市士林區(qū)山治路二段221號它建于1962年,于1965年夏天竣工。總面積約16公頃。為了模仿中國傳統(tǒng)的宮殿建筑,主體建筑共四層,白墻綠瓦,主庭院呈梅花形。醫(yī)院前的廣場上有五座六柱高聳的牌樓整個建筑莊重典雅,富有民族特色。
臺北故宮博物院有南京國立中央博物館籌備處的藏品、北平故宮博物院和國立北平圖書館收藏自北京故宮、沈陽故宮、避暑山莊、頤和園、靜宜園和國子監(jiān)的皇家收藏。商周青銅器,歷代玉器、陶瓷、古籍文獻、名畫題字等都是稀世珍寶。展覽館每三個月更換一次展品。截至2014年底,館藏文物達到69件.6萬余件文物。
2015年10月,臺北故宮迎來90歲華誕,恰逢意大利傳教士郎世寧 并向北京故宮博物院和其他商人借了11幅郎世寧的畫,充分展示了18世紀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的成就和貢獻展覽于2016年1月6日結束。
建川博物館聚落
建川博物館聚落由民營企業(yè)家范建川創(chuàng)建它位于大邑縣安仁鎮(zhèn)中國博物館鎮(zhèn),郵編——占地500畝,建筑面積近10萬平方米館藏800多萬件,其中國家一級文物329件。博物館以“為和平收集戰(zhàn)爭;為將來收集經驗教訓;為了和平,收集災難;為了傳承和收集民俗”以抗日戰(zhàn)爭為主題的建筑、民俗、紅色年代、抗震救災四個系列30多個分支機構,24個場館建成開放,是目前中國民間資本投資金額最大的一次、建筑規(guī)模和展覽面積最大收藏內容最豐富的民間博物館。
已對外開放的展館包括抗日文物的中流砥柱展覽、正面戰(zhàn)場館、飛虎奇兵館、不屈戰(zhàn)俘館、川軍抗日戰(zhàn)爭博物館抗戰(zhàn)老兵手印廣場和中國抗日英烈團塑料廣場;紅色年代系列瓷器展廳、生活用品陳列館、章鐘印陳列館、鏡面陳列館、知青生活館、鄧公詞;民俗系列三寸金蓮文物陳列館、老公館家具展廳、中醫(yī)文物陳列館;地震日記系列之五.12-6.12館、地震美術作品館、5.12 抗震救災紀念館和國防兵器博物館、航空三線博物館等。
中國航海博物館
中國海事博物館,全稱:中國海事博物館(中國海洋博物館)它是中國第一個經國務院批準的國家級海洋博物館,位于浦東臨港新城,占地面積24830平方米,總建筑面積46434平方米。2006年1月20日,中國海事博物館在臨港新城滴水湖舉行奠基儀式,2010年7月5日全面建成開放。中國規(guī)模最大、最高級別的海事博物館
中國海事博物館是中國最大的博物館、最高級別的綜合性海洋博物館,室內展覽面積達21000平方米。博物館里的展區(qū)分為三層一樓設置有航海歷史博物館、船舶館、海員 的展館,以及專門的漁船和捕魚展覽區(qū);二樓設置了航海與港口館、海事和海上安全博物館、軍事航海館海上運動休閑專題展區(qū)。博物館還有一個天文館、4D電影和兒童與娛樂公司s活動中心。
中國海事博物館“航海”為主線,以“博物”以此為基礎,按類別設置五個分支、十二個展區(qū)和一個球形天文館、電影院和學術報告廳等設施。博物館以實物、實物模擬、圖片、文字、多媒體等手段展示。設計主要功能為:文物收藏功能、學術研究功能、社會教育功能、陳列展示功能、海員與航海模擬器具有其他功能的大廳。
安防監(jiān)控 編輯本段
13356博物館安全防范中的隱患及對策

博 博物館安防系統(tǒng)的核心部分是防盜,旨在預防犯罪的發(fā)生,及時發(fā)現(xiàn)危險并有效處理。但博物館的設計過于簡單,只設置了幾個監(jiān)控點,而且安保系統(tǒng)長期缺乏維護,安保系統(tǒng)功能部分癱瘓,使得博物館的安保工作存在很大隱患。
a、各子系統(tǒng)難以發(fā)揮整體效應;
b、安全系統(tǒng)很難主動預防;
c、公安、消防部門很難及時協(xié)助;
d、博物館安保系統(tǒng)的專用設備很少。
針對以上問題,可以在所有設備的連接圖和物理位置圖上顯示系統(tǒng)狀態(tài)信息,包括讀卡器和報警點故障、門禁和報警控制器故障、攝像機狀態(tài)、磁盤存儲狀態(tài)、網絡狀態(tài)、線路故障等。引進先進技術和應用,配合公安、消防系統(tǒng)有效聯(lián)動,為博物館安防一體化、智能管理有所幫助。
2 博物館安全要求
a、所有設備應為國產或進口優(yōu)質品牌的中高檔產品,安全控制屏應為液晶顯示屏;
b、系統(tǒng)設計要超前:充分采用國際主流技術和系統(tǒng)產品,從技術先進性上保證前期所選系統(tǒng)的連續(xù)性和未來系統(tǒng)性能的提升;
c、系統(tǒng)設計應該是開放的:系統(tǒng)設計應采用開放技術、開放結構、開放的系統(tǒng)組件和開放的用戶界面可以解決不同系統(tǒng)和產品之間的接口協(xié)議問題“標準化”,這樣它們之間就有了“互操作性”所有接口均基于國際主流標準和相關工業(yè)標準;

d、系統(tǒng)設計 要標準化:采用和支持各種相關技術的國際標準、國家標準和行業(yè)標準使系統(tǒng)不僅支持各種應用,還能適應未來的技術發(fā)展;
e、系統(tǒng)設計應該是可擴展的:系統(tǒng)采用模塊化、結構化設計,滿足系統(tǒng)未來的可擴展性和可擴展性;
f、系統(tǒng)設計應安全可靠:系統(tǒng)建設應符合國家安全保密部門的要求,確保系統(tǒng)安全運行。系統(tǒng)應采用容錯設計,使系統(tǒng)能夠無中斷地正常運行,并有足夠的延遲來處理系統(tǒng)故障,以保證在出現(xiàn)意外故障和緊急情況時,系統(tǒng)應保持正常運行;
g、系統(tǒng)設計應該是經濟的:系統(tǒng)設計應充分考慮經濟成本因素,從系統(tǒng)目標和業(yè)主的實際需求出發(fā),節(jié)約投資成本;
h、系統(tǒng)設計應該是可管理的:系統(tǒng)設計應易于操作、易維護、易于管理,能夠集中管理。
學術團體 編輯本段
國際博物館協(xié)會
國際博物館協(xié)會成立于1946年11月,是世界上最大的非政府博物館專業(yè)組織它致力于支持和幫助在世界各地建立各種博物館機構、發(fā)展和專業(yè)管理,its 《國際博物館協(xié)會博物館道德準則》是國際博物館界普遍認可的參考文本。
國際博物館協(xié)會擁有28,000多名成員,并在115個國家設立了國家委員會。協(xié)會下設31個國際專業(yè)委員會、17個附屬國際組織和7個區(qū)域聯(lián)盟。協(xié)會的最高權力機構是每三年召開一次的會員代表大會在大會期間,各國代表將通過選擇一個特定的主題,深入討論博物館的功能和作用。
中國博物館學會
1979年,南京博物館和上海博物館提出創(chuàng)建中國博物館學會,經與有關單位協(xié)商,決定成為中國歷史博物館、故宮博物院、中國革命博物館、南京博物院、上海博物館、北京自然博物館、中國人民軍事博物館s革命、北京魯迅博物館作為中國博物館學會成立的發(fā)起人,。 71980年,八個發(fā)起單位的負責人在北京開會,決定先成立中國博物館學會籌備委員會。10月,中國博物館學會籌備委員會成立大會在四川成都召開會上討論并原則通過了《中國博物館學會章程(草案)》,選舉產生了中國博物館學會籌委會委員。
籌備委員會成立后,發(fā)展團體會員 155人,編輯出版《中國博協(xié)通訊》15期,征集博物館學論文98篇,完成了中國博物館學會的籌建工作。1982年 3月23日,中國博物館學會成立大會在北京召開,《中國博物館學會章程》號正式通過,選舉產生了理事會和常務理事會。
到1989年,中國博物館學會擁有165個團體會員和1170名個人會員。其主要任務是組織博物館學的研究和學術活動,提高博物館的專業(yè)和學術水平,開展博物館的國際學術交流活動,增進與外國博物館工作者的聯(lián)系,編輯期刊、交流博物館專著的編纂、資料。中國博物館學會的最高權力機構是:會員代表大會。理事會是會員大會的執(zhí)行機構。中國博物館學會成立了展覽藝術專業(yè)委員會、地質博物館專業(yè)委員會、保管專業(yè)委員會、社會教育專業(yè)委員會根據博物館學各個分支的內容組織學術活動。學報編委會負責學會編輯學報、出版、發(fā)行工作。
到1989年,中國博物館學會召開了兩次代表大會和16次學術研討會,收到了近千篇博物館學論文它還組織了許多學術報告和研討會,活躍了博物館界的學術氣氛,促進了博物館學的理論和實踐工作水平。
附件列表
詞條內容僅供參考,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
(尤其在法律、醫(yī)學等領域),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yè)人士。
如果您認為本詞條還有待完善,請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