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d
IPod是蘋果公司設計和銷售的便攜式播放器,目前已經(jīng)停產(chǎn)。2001年10月,蘋果公司發(fā)布了第一代iPod,在隨后的十年里,該公司相繼發(fā)布了iPod classic、iPod mini、iPod touch、iPod nano、iPod shuffle等多款產(chǎn)品。
IPod作為便攜式播放器,最初的iPod有三個開創(chuàng)性的功能。iPod使用硬盤存儲,配備觸摸撥號盤和FireWire高速接口。iPod的出現(xiàn)成為音樂行業(yè)的轉折點。它不是傳統(tǒng)的購買實體唱片的方式,而是以單曲的形式購買歌曲。IPod和iTunes可以輕松購買、下載和聽歌,引領了方便快捷的數(shù)字音樂消費模式。
2002年,iPod的銷售收入達到1.43億美元,2004年上升到13億美元,2005年iPod的收入超過45億美元,成為蘋果收入最高的產(chǎn)品。據(jù)界面新聞統(tǒng)計,從2001年iPod推出到2022年的21年間,iPod的總出貨量達到4.3億至4.5億部。
2022年5月11日,蘋果宣布iPod touch產(chǎn)品正式停產(chǎn)。作為iPod音樂播放器系列的最后一個系列,iPod touch的停產(chǎn)意味著iPod退出了歷史舞臺。這一事件宣告了蘋果在2001年首次推出iPod時開啟的數(shù)字音樂時代的正式結束。
發(fā)展歷史 編輯本段
在iPod誕生之前,大多數(shù)人需要刻錄CD來獲得他們想要的音樂,因此蘋果公司的史蒂夫·喬布斯希望讓這一過程變得更容易。為此,2000年,蘋果公司收購了一款音樂軟件并對其進行了改造,并將其命名為iTunes。iTunes出現(xiàn)后,蘋果需要一款與iTunes相匹配的設備,于是iPod誕生了。
1997年,喬布斯重返蘋果擔任首席執(zhí)行官,但他面臨著非常困難的局面——蘋果缺乏受歡迎的產(chǎn)品,瀕臨破產(chǎn)。只有推出能夠暢銷的新產(chǎn)品,蘋果才能重振旗鼓。當時,非法文件共享軟件Napster讓所有人看到了數(shù)字音樂的興起,從互聯(lián)網(wǎng)上下載MP3將是未來的音樂分發(fā)方式。
為了填補Mac電腦在音樂方面的空白,蘋果購買了Mac電腦上流行的外置MP3播放器軟件SoundJam MP。該軟件的三位作者都已成為蘋果公司的員工,其中杰夫·羅賓負責領導蘋果公司所有數(shù)字音樂軟件的開發(fā)。
2001年1月,Jeff Robbin的團隊基于SoundJam創(chuàng)建了iTunes,并增加了CD轉錄和刻錄功能。從那時起,Mac電腦可以將CD上的音樂轉換成MP3文件,但必須允許用戶將這些文件傳輸?shù)奖銛y式MP3播放器上。
便攜式MP3播放器在20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出現(xiàn)。當時,大多數(shù)便攜式MP3播放器使用閃存,只能存儲大約一張CD,即大約10首歌曲。此外,所有播放器都使用USB 1.1接口將音樂從電腦傳輸?shù)讲シ牌?。一首CD10歌曲的傳輸時間需要5分鐘,如果要傳輸1000首歌曲,則需要幾個小時。
因此,喬布斯認為市場上所有這類產(chǎn)品都非常糟糕、丑陋且難以使用,蘋果有必要開發(fā)自己的便攜式MP3播放器。這一決定意味著蘋果將開始介入Mac電腦之外的便攜式硬件產(chǎn)品市場。
喬布斯認為,蘋果便攜式MP3播放器的主要目的是與iTunes良好配合,并吸引更多客戶使用MAC。因此,最早的設計要求只包括兩點:一是使用快速的FireWire接口來解決傳輸問題;第二種是使用東芝提供的專用1.8英寸5GB硬盤,這可以使設備比市場上的其他hdd播放器更小。
為了設計這款便攜式播放器,蘋果聘請了曾在飛利浦工作的托尼·法德爾擔任設計顧問。與此同時,其他MP3播放器使用加號和減號按鈕來選擇歌曲,因此它們一次只能從歌曲列表中移動一項。但是如果有1000首歌曲,它將變得無法操作。因此,營銷副總裁席勒提出通過滾輪選歌。使用滾輪,手指可以快速滑動并以用戶想要的速度瀏覽列表。
為了緩解公司的經(jīng)濟壓力,喬布斯決定在2001年的圣誕購物季推出這款播放器。因此,法德爾只有六個月的時間,他必須在六個月內(nèi)組建團隊、開發(fā)產(chǎn)品、制造產(chǎn)品并將其上架。
由于時間緊迫,該播放器的大部分組件都是從外部公司購買的。MP3解碼芯片來自圣何塞一家名為PortalPlayer的公司。耳機由Fostex生產(chǎn),操作系統(tǒng)外包給Pixo。只有用戶界面是由蘋果的iTunes設計師設計的。
和蘋果其他產(chǎn)品一樣,喬布斯對產(chǎn)品的視覺外觀有著極高的要求,希望能在視覺上脫穎而出。喬納森·伊夫的工業(yè)設計團隊負責外觀設計。最后,他借鑒了博朗T3袖珍收音機,設計了這個外觀:一個撲克牌大小的盒子,表面有白色聚碳酸酯纖維,嵌入鏡面不銹鋼外殼中。
最后,蘋果公司邀請自由撰稿人姚一奇·基耶科為這款播放器命名。喬布斯曾經(jīng)提到Mac電腦應該成為數(shù)字媒體的中樞,而這款播放器就是這個中樞的一個分支。由此,它與一艘類似樞紐站的宇宙飛船聯(lián)系在一起,許多小型宇宙飛船在周圍飛行。科幻電視連續(xù)劇《星際迷航》將這種小型宇宙飛船稱為“穿梭機”,因此姚一奇·基耶科建議將其命名為iPod。
2001年9月11日事件發(fā)生了。在美國政府對航空旅行進行監(jiān)管之前,蘋果公司將iPod產(chǎn)品的樣品模型從中國帶回了美國。
2001年10月23日,蘋果向媒體發(fā)布了iPod。
2001年11月,第一代iPod正式交付消費者。從那以后,蘋果在2001年、2004年、2005年和2007年發(fā)布了不同系列的iPod,即最初的iPod、iPod mini、iPod nano、iPod shuffle和iPod touch。
從那以后,iPod一直賣得很好,統(tǒng)治了音樂播放器行業(yè)。2011年,蘋果公司售出了超過3.04億臺iPod。直到2022年5月11日,蘋果官方宣布iPod touch產(chǎn)品線正式停止。作為iPod音樂播放器系列的最后一個系列,iPod touch的停產(chǎn)意味著iPod退出歷史舞臺。
外觀設計 編輯本段
尺寸重量:iPod的重量從最初的158克逐漸下降。iPod classic的重量為140克,iPod mini的重量減少到103克,iPod nano的重量直接減少到40克左右。然而,后來生產(chǎn)的iPod touch系列的重量再次增加,分別達到115克、101克和88克。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在所有的iPod型號中,iPod shuffle是最特別的。以犧牲顯示屏為代價,iPod shuffle獲得了12.5克的超輕重量,可以隨時隨地欣賞音樂。
主要型號 編輯本段
iPod播放器
蘋果公司于2001年10月推出了第一代iPod。這個iPod的導航是一個滾動轉盤,轉盤可以旋轉,控制裝置圍繞著轉盤。
隨后,蘋果分別于2002年7月、2003年4月、2004年7月和2005年10月推出了第二代、第三代、第四代和第五代iPod。
第二代iPod的導航是一個帶有FireWire端口蓋的觸摸表盤,但此型號的表盤不旋轉。
第三代iPod底部有一個塢站端口,該端口使用點擊式轉盤,上面有四個控制按鈕。
第四代iPod導航采用了點擊式表盤,機身頂部右側有一個鎖定開關和一個單色顯示屏。
第五代iPod也稱為具有視頻功能的iPod,是一款硬盤iPod,它使用大型寬屏彩色顯示屏和點擊式轉盤,還具有顯示照片和播放視頻的功能。
iPod classic
蘋果公司于2007年9月推出了這款產(chǎn)品。這種型號的存儲方式是硬盤,顯示屏是寬屏彩色的,并配有點擊式轉盤,您還可以觀看視頻和照片。
iPod mini
蘋果公司于2004年1月推出了第一代iPod mini。與其他型號相比,這款型號的機身較小,機身顏色不同,機身頂部左側有一個鎖定開關,表盤上有一個按鈕標簽。隨后,蘋果在2005年2月推出了第二代iPod mini。與第一代相比,該設備的背面刻有硬盤驅(qū)動器的尺寸,并且該設備的顏色與點擊表盤的文字顏色一致。
蘋果夾子
蘋果于2005年1月推出了第一代iPod shuffle,該產(chǎn)品沒有顯示屏,機身正面和背面都有LED指示燈。
隨后,蘋果分別于2006年9月、2009年9月和2010年9月推出了第二代、第三代和第四代產(chǎn)品。
第二代比第一代小,沒有USB接口。
第三代可以在三種狀態(tài)之間切換,即關機、順序播放和隨機播放。同時,與前兩代相比,第三代有一個耳機端口,也可以連接電腦USB端口,第三代只有一個狀態(tài)指示燈。
iPod nano
2005年9月,蘋果推出了第一代iPod nano,它配備了彩色屏幕和點擊式撥號盤,但存儲介質(zhì)是閃存。隨后,蘋果分別于2006年9月、2007年9月、2008年9月、2009年9月、2010年9月和2012年10月推出了第二代、第三代、第四代、第五代、第六代和第七代。
與其他型號相比,第二代的機身更小,機身顏色不同,底部有一個基本接口和一個耳機端口。
與以前的iPod nano型號相比,第三代的屏幕更寬,底部有一個鎖定開關,可以觀看視頻。
與以前的iPod nano型號相比,第四代的屏幕更高,表面呈弧形,但從頂部或底部看呈橢圓形,內(nèi)置加速度傳感器,并支持搖晃功能。
與以前的iPod nano型號相比,第5代配備了攝像頭和麥克風。
第6代與之前型號的導航不同,它是一個多點觸摸顯示屏。
第7代也是多點觸控顯示的導航。
ipod觸摸
蘋果在2007年9月推出了第一代iPod touch。這款機型的顯示屏是寬屏多點觸控顯示屏,存儲介質(zhì)是閃存,并且具有Wi-Fi功能,因此您可以瀏覽網(wǎng)頁、觀看視頻和聽歌。
隨后,蘋果分別于2008年9月、2009年9月、2010年9月、2013年5月、2015年7月和2019年5月推出了第二代、第三代、第四代、第五代、第六代和第七代。
與以前的iPod touch型號相比,第二代更適合觸摸。
與以前的iPod touch型號相比,第4代配備了FaceTime高清攝像頭和iSight攝像頭。
與以前的iPod touch型號相比,第七代配備了一個800萬像素的攝像頭。
技術規(guī)格 編輯本段
基本性能
第一代iPod、iPod classic和iPod mini使用硬盤進行存儲,但從iPod shuffle開始,iPod shuffle、iPod nano和iPod touch的存儲介質(zhì)都是閃存。
第一代iPod、iPod classic、iPod mini、iPod shuffle、iPod nano和第一代iPod touch的操作系統(tǒng)都是兼容的操作系統(tǒng),它們沒有使用蘋果手機一貫的iOS系統(tǒng)。從第二代iPod touch開始,使用的操作系統(tǒng)都是iOS操作系統(tǒng)。IPod touch系列開始具備WiFi功能和藍牙功能。
照相機
與以前的iPod touch型號相比,第四代iPod touch配備了iSight攝像頭和FaceTime高清攝像頭。背部攝像頭為70萬像素,支持720p視頻錄制;前置攝像頭為30萬像素,每秒可拍攝VGA照片和30幀視頻;使用FaceTime時,您可以隨時在兩個攝像頭之間切換。第五代iPod touch的像素更高,后置攝像頭為500萬像素,前置攝像頭為120萬像素。它還具有面部識別、圖像穩(wěn)定器和自動對焦功能。第六代iPod touch的后置攝像頭為800萬像素,還具有連拍快照模式等功能。
屏幕
最初的iPod使用160×128像素的2英寸屏幕。iPod classic系列采用2.5英寸屏幕,320*240像素。IPod shuffle以犧牲顯示屏為代價獲得了超輕的重量。iPod nano從最初的1.5英寸屏幕變成了2英寸屏幕,最后第七代IPod nano變成了2.5英寸屏幕。iPod touch最初使用3.5英寸屏幕,但從第五代IPod touch開始改為4英寸屏幕。
電池
所有iPod型號都使用鋰電池,但電池壽命不盡相同。部分機型續(xù)航時間可達8小時,如原裝iPod、iPod mini;有些型號的電池續(xù)航時間不同,用于聽音樂、看視頻或使用其他功能,例如iPod classic、iPod nano和iPod touch。在所有iPod型號中,iPod touch2019版本可以連續(xù)聽音樂40小時或觀看視頻8小時。
音頻性能
作為便攜式播放器,所有iPod型號的頻率響應范圍都是20-20000 Hz。起初,iPod只能用作音樂播放器,它沒有其他聲音功能,例如FM功能、錄音功能和揚聲器。直到iPod mini生產(chǎn)出來才開始支持錄音功能。iPod nano在第五代中僅具有FM功能,iPod touch在第四代中配備了內(nèi)置麥克風和揚聲器。
視頻性能
最初的iPod、iPod mini和iPod shuffle沒有視頻播放功能,而iPod classic系列具有視頻播放功能,iPod touch系列也具有視頻播放功能,而iPod nano從第3代開始才具有視頻播放功能。第七代iPod nano開始支持斷點續(xù)播,第五代iPod touch開始支持播放1080P視頻,第六代iPod touch開始支持錄制1080P視頻。
其他性能
最初的iPod沒有一些其他功能,例如圖片瀏覽、文本閱讀、游戲功能和相機功能等。因為iPod shuffle沒有顯示屏,所以它沒有這些功能,但從iPod classic系列開始,它有了一些除播放音樂之外的功能。IPod classic具有圖片瀏覽、文本閱讀甚至一些小游戲的功能。iPod mini具有文本閱讀功能,iPod nano和iPod touch也支持圖片瀏覽和一些其他功能。
銷售數(shù)據(jù) 編輯本段
2001年10月23日,第一代iPod發(fā)布。在第一代iPod發(fā)布后的近20年里,蘋果相繼發(fā)布了iPod mini、iPod nano、iPod touch和iPod shuffle等數(shù)十個版本的iPod。其中,在iPod Mini發(fā)布18個月后,蘋果在便攜式音樂播放器市場的份額從31%增加到74%。iPod在蘋果收入中的比例也迅速增加。到2005年,當年售出了2000萬臺iPods,是2004年的四倍。到2007年1月,iPod銷售額占蘋果總收入的一半。
從2001年到2022年,全球已售出約4.5億臺iPod。iPod的成功不僅在于它的銷量,還在于iTunes。隨著技術和內(nèi)容的發(fā)展,iTunes不再只是一個音樂播放軟件,而是增加了視頻、播客、書籍和應用軟件等各種功能。正是通過iTunes,蘋果進入了數(shù)字商務時代。
社會評價 編輯本段
IPod采用了許多先進的傳輸技術,這使其成為市場上受歡迎的音樂播放終端,也幫助蘋果公司一舉扭虧為盈。可以說iPod的出現(xiàn)拯救了蘋果。同時,與許多昂貴而困難的音樂播放器相比,簡單的設計、易于使用的交互和漂亮的外觀終于成為iPod征服消費者的關鍵。
今天,我們的科學和設計理念、購物方式、媒體消費和互動方式都打上了蘋果的烙印。IPod Touch、iPhone和iPad為我們打開了一個豐富多彩的科技世界。不僅如此,iPod使“技術自由”成為可能,你可以隨意調(diào)整聲景。如果大教堂是中世紀的文化象征,并在20世紀50年代被汽車取代,那么現(xiàn)代社會的文化象征就是iPod-將整個世界放在你的口袋里。你可以一窺21世紀社會和文化發(fā)展史上的關鍵時刻。
附件列表
詞條內(nèi)容僅供參考,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
(尤其在法律、醫(yī)學等領域),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qū)I(yè)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