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隆中風景名勝區(qū)
古隆中風景名勝區(qū)位于中國湖北省襄陽市襄城區(qū)、南漳、在谷城交界處,距襄陽13公里,總面積209平方公里。古隆中景區(qū)有1800多年的歷史,是三國時期的政治家、軍事家、思想家諸葛亮 青春年代(17-27歲)隱居耕田,名垂青史“三顧茅廬”隆中對”當歷史事實發(fā)生在這里。
古隆中風景名勝區(qū)形成于明代'隆中十景'它們是曹璐亭耕耕場三姑塘小虹橋六角井武侯祠半月溪老龍洞涼府巖和抱膝石新中國成立后,隆中書院諸葛曹璐小銀山莊銅鼓臺長廊觀星臺棋盤石琴臺孔雀村猴山等眾多名勝古跡相繼建成。
1994年,古龍中心景區(qū)被國務院列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qū),1996年成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它成為首批國家4A級旅游景點之一。2020年1月7日,湖北襄陽市古龍中心景區(qū)被文化和旅游部批準為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qū)。
自然地理 編輯本段
位置
古隆中景區(qū)位于鄂西北荊山山系殘脈群中,距襄陽城西1 公里,緊鄰漢水其地理坐標如下:北緯31°59’東徑112 2’09'在隆中西北182公里處是世界文化遺產(chǎn)——武當山風景區(qū);向西210公里是綠色寶庫神農(nóng)架林區(qū)和自然保護區(qū);宜昌是三峽的起點,在南方250公里處;東面340公里是湖北省省會武漢。
地形
古隆中景區(qū)位于鄂西山區(qū)東緣過渡地帶,屬構造剝蝕丘陵地形,包括隆中山、樂山、大旗山、小七山和其他山脈及其山谷,主峰為龍鐘山,南北長1500米,東西寬1250米,海拔306米;樂山東西長700米,南北寬300米;大奇山南北長2500米,東西寬1000米,海拔283米。
氣候
古隆中風景區(qū)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具有中國特色美國從北到南的過渡氣候四季分明,氣候溫和,年平均氣溫16℃;光照適宜,雨量充沛,年降水量約900毫米;
生物
古隆中景區(qū)土地肥沃,植物資源豐富,森林覆蓋率達60%~70%植被覆蓋率為90%以上。景區(qū)內(nèi)已知藥用動物有42種,其中各類動物200多種,分屬5門15綱,其中鳥類122種。林區(qū)內(nèi)樹木種類繁多,有針葉林闊葉林落葉樹和常綠喬木。景區(qū)內(nèi)有植物60科223種,其中水杉為國家一級保護樹種、紅豆杉、珙桐、杜仲等10種,還有國家三級保護植物楠木、白辛、紫荊等十二種。景區(qū)內(nèi)有洛陽紅馮丹白粉蝶紫蘭葵魏紫等珍貴牡丹品種。
方位布局 編輯本段
隆中景區(qū)
隆中風景區(qū)位于距離襄陽市13公里的山區(qū),區(qū)內(nèi)有隆鐘山、樂山、大旗山、小旗山等。景區(qū)內(nèi)主要景點有諸葛曹璐、躬耕田、三顧堂、小虹橋、六角井、抱膝亭等。
臥龍崗景區(qū)
臥龍崗位于樂山南部,景區(qū)內(nèi)建筑布局嚴謹、疏密相宜。該地區(qū)的武侯祠是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武侯祠的主體建筑是——塊石碑廣場。
主要景點 編輯本段
隆中對保留諸葛亮 研究、交友、許多生活遺跡形成于明代“隆中十景”草廬亭、躬耕田、三顧堂、小虹橋、六角井、武侯祠、半月溪、老龍洞、梁父巖、抱膝亭。
武侯祠
武侯祠位于樂山南部臥龍崗風景區(qū)。武侯祠是供奉諸葛亮的神社它位于隆中的山腰上它始建于金代,歷經(jīng)隋唐宋元明清歷代修繕。武侯祠始建于清康熙三十八年(公元1699年)靜香觀察過史江興 重建。宗祠采用四進三院的露臺除三個入口采用棚式建筑外,其余均采用單檐硬山建筑。中級人民與律師協(xié)會美國法院有左走廊和右走廊,三個大廳展示了諸葛亮的介紹東方的生活故事、西墻是大師關羽,大廳里供奉著諸葛亮及其后裔諸葛瞻和諸葛尚的雕像,供人們瞻仰、祭拜。寺內(nèi)還有一棵400多年歷史的金桂樹,頗有氣場。
石碑坊
石牌坊是武侯祠的標志性建筑,始建于清光緒十九年(公元1893年)由湖北提督程文炳建造。牌坊為仿木結構,高約6米,寬約10米它由青石榫組裝而成,有四柱三拱。拱門與拱門定盤方桶架為豎盤,兩豎盤之間置花盤,并雕刻空紋裝飾??淘谂品恢虚g的石碑上“古隆中”三個大字,兩面大書“澹泊明志”寧靜致遠”的名句。
諸葛草廬
諸葛曹璐位于隆中風景區(qū),是諸葛亮臥薪嘗膽讀書耕田的地方、居住的地方,諸葛亮在《前出師表》中說:始皇帝沒有don不要吝嗇對待他的大臣,他的指控是不攻自破的他在小屋里照顧他的大臣們,并向大臣們咨詢當代事務。這段文字所講‘草廬”魯?shù)难葜v地點在館。諸葛曹璐是一個仔細考證中國的人、經(jīng)過論證后,于1987年根據(jù)原所有權及其痕跡的原則,利用專項資金進行了重建。諸葛曹璐是一座仿漢建筑,磚木結構,建筑面積463.5平方米,分為草堂客房臥室廚房和內(nèi)走廊草堂風格模仿中國風格,表現(xiàn)諸葛亮 隴中的飲食生活,包括木牛和元馬等物品。
抱膝亭
抱膝亭位于隆中風景區(qū),始建于光緒十四年至十九年(公元1888—1893年)湖北巡撫程文炳在云鄉(xiāng)考察期間,重建了趙所建耕讀亭的原址。 的葛亮經(jīng)常在隆中背誦一首詩《梁父吟》,后人將這塊石頭稱為他經(jīng)常坐的地方“抱膝石”抱膝亭后面是明代嘉靖庚子年(公元1540年)雕刻龜《草廬碑》。由于這座紀念碑年代久遠,基座下沉,身體歪斜1987年,林德義將紀念碑直立懸掛,將基座向上抬起,并在周圍設置了石圍欄,有利于保護。亭子是綠色的六邊形、三檐三層、在屋檐的高蹺上,亭上有一個木梯,可以在亭內(nèi)觀看。
隆中書院
隆中書院位于隆中風景區(qū)內(nèi),建于五代天福年間,當時名為武陵王葉雪堂。元末,廣德寺書院遷至隆中,并入原書院,合稱隆中書院。隆中書院位于武侯祠東南100多米的原臥龍茶室內(nèi),占地面積3600平方米,建筑面積1123間.44平方米,從拱門開始、磴道、山門、致遠堂、齋舍、講堂、藏書樓組成。分為序言廳、勵志廳、勤政廳、廉政廳、誡子廳、展望廳共有六個部分,內(nèi)廊和外廊相互連通。工程于1987年10月開工,1991年10月竣工。這是諸葛亮思想的集中體現(xiàn)展示了諸葛亮的一生it成功來自靈感、勤政廉政的事跡和思想教育。
六角井
六角井位于隆中風景區(qū),是諸葛亮隱居隆中山時唯一使用過的遺跡景點。它位于三姑堂和曹璐亭之間的右側她在隆中過得很好。Xi鑿齒《襄陽記》說"襄陽有孔明 他的老房子和一口五英尺深五英尺寬的井"六角井的井身是一個磚砌的六邊形,上面雕刻著六個簡單的石柵欄。井底是一個深約5米直徑為1.38米。
躬耕田
耕田位于隆中景區(qū),一般指老龍洞沖的20畝田。歷史上記載的耕田是諸葛廟在樂山和岐山之間趕制的100多畝田地。諸葛亮曾自稱:我穿著衣服,在南陽耕作。也就是這個地方。耕田位于抱膝亭下,靠近小虹橋頭的荷塘。在耕地上重建了一個18平方米的四角亭,里面有垂直的亭子"躬耕隴畝"石碑。
三顧堂
三姑堂位于諸葛曹璐前,武侯祠西,是劉備與三姑堂茅廬、諸葛亮 隆中對抗戰(zhàn)紀念館。它建于清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它是在原址上重建的。經(jīng)過多次修繕,保持了光緒時期的風格,即三前堂五后堂,均為硬山硬脊建筑,兩側回廊鑲嵌石刻碑文和維修筆記。三姑堂門口的對聯(lián)寫著“兩表三敬,一對足以千年”,“兩表”指諸葛亮 是前任、后出師表,“一對”意思是著名的《隆中對》。三古堂前有三棵古柏,象征劉、關、張三 當他在荒郊野外時,他把馬拴在樹上。
小虹橋
小虹橋位于隆中風景區(qū),橫跨諸葛廟前的溪流中段它是諸葛亮居住在隆中時必須經(jīng)過的唯一橋梁。它小巧玲瓏,就像跨越溪流的彩虹,最初建造時是拱形的。明朝弘治二年,隨著草堂位置的下移,小虹橋也隨之東移。1984年,隆中風景名勝區(qū)管理處修建了一座小石虹橋,恢復了其拱門造型,兩側安裝了石刻圍欄,并立有石碑。
所獲榮譽 編輯本段
1994“古隆中”被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10年,古龍中心景區(qū)被收購“2010年,省 健康示范旅游景點”稱號。
2011年,古龍中央風景區(qū)被收購“靈秀湖北十大旅游名片”稱號。
2017年,襄陽古龍中心景區(qū)榮獲A級旅游景區(qū)“紅黑榜”紅榜。
2020年,古龍中心景區(qū)榮獲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qū)。
2020年,古龍中心景區(qū)成功入選“湖北省文明旅游十大優(yōu)秀案例”評選活動。
2021年,古龍中心景區(qū)被列入《5A級景區(qū)品牌100強》名單。
2022年,古龍中心景區(qū)入選第二批湖北省省級文化遺產(chǎn)公園。
2023年,古龍中心景區(qū)入選第二批全國文明旅游示范單位。
開發(fā)保護 編輯本段
開發(fā)
2017年5月27日,古隆中景區(qū)新建游客服務中心。游客服務中心建筑面積超過2萬平方米,由游客提供服務、配套商業(yè)區(qū)、數(shù)字化管理區(qū)等,規(guī)劃了2000個停車位,方便游客停放車輛。游客可以在游客服務中心售票大廳購票,然后乘坐景區(qū)的車輛往返景區(qū)。
為配合智慧景區(qū)建設,古隆中景區(qū)智能語音陪護系統(tǒng)正式上線。機器人大腦以大數(shù)據(jù)的形式將這三個國家匯集在一起、諸葛亮、古隆中的相關文化背景知識游客在隆中游玩時,如果有知識問題,可以向智能機器人提問。智能機器人陪護并不是把錄好的語音放在后臺,而是一個完全智能化的云服務信息服務功能。
保護
襄陽“古隆中”1994年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13年,向陽參觀了古龍中心景區(qū)武侯祠、三顧堂、草廬亭、抱膝亭、石牌坊等古建筑進行了全面修繕。
2016年,湖北省文物局發(fā)布了《關于襄陽“古隆中”武侯祠等文物建筑保護工程竣工驗收的意見》號文件,認為該項目進展順利“不改變文物原狀”原則,文物得到了有效保護。
2017年,《襄陽“古隆中”消防防范系統(tǒng)工程》獲得國家文物局批準,古龍中學開始實施消防項目,包括安裝和完善消防供水系統(tǒng)、消防滅火設施、火災自動報警系統(tǒng)配有防雷設施。這一項目已于2021年全面完工。
2022年,古龍中心景區(qū)入選第二批湖北省省級文化遺產(chǎn)公園。
附件列表
詞條內(nèi)容僅供參考,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
(尤其在法律、醫(yī)學等領域),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yè)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