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天山天池風景名勝區(qū)
新疆天山天池風景區(qū)位于中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昌吉回族自治州阜康市,距烏魯木齊97公里,距阜康市37公里天山天池湖面海拔1910米,天池所在的博格達峰主峰海拔5445米,總面積548平方公里。景區(qū)氣候屬于典型的溫帶大陸性干旱氣候,冬季寒冷漫長,夏季溫和短暫地勢由北向南逐漸升高,海拔800-5445米,最大相對高差為4645米。景區(qū)內生物多樣性豐富,有牦牛出沒、金絲猴、雪豹和其他動物,如新疆的側柏、天山云杉、天山雪蓮等植物。冰川是風景名勝區(qū)水文資源的主要組成部分,其中博格達峰現代冰川54條,天山天池自然保護區(qū)和三工河冰川32條、四工河、水磨河有3個水系和12個湖泊。
天山天池是西王母道教文化的傳播地經過不斷的繼承和發(fā)展,它傳到了清朝、民國時期,天山天池已成為新疆道教的中心、文化聚集地。清末民國時期,天池已成為人民心目中的瑤池仙境的思想。新中國成立后,天池西王母道教文化的傳播幾經波折,改革開放后天池西王母道教文化得以重新激活。天山天池景區(qū)的布局和結構可分為天池景區(qū)、燈桿山景區(qū)、馬牙山景區(qū)、娘娘廟游覽區(qū)、博格達峰景區(qū)、白楊溝景區(qū)、花兒溝景區(qū)、水磨溝景區(qū)、北部的梧桐溝沙漠景區(qū),以天池為主要景點、燈桿山、王母祖廟、馬牙山、博格達峰等。
天山天池風景區(qū)于2007年被評為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qū),2013年被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同年被評為國家地質公園“中國最佳旅游目的地”中國十大資源保護最佳景區(qū)”等稱號。
自然地理 編輯本段
位置
新疆天山天池風景區(qū)位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昌吉回族自治州阜康市,地理坐標為東經88° 00′至88°20′北緯43度45分′至43°59′距烏魯木齊97公里,距阜康市區(qū)37公里,總面積548平方公里。
氣候
景區(qū)氣候屬于典型的溫帶大陸性干旱氣候,冬季寒冷漫長,夏季溫和短暫,氣溫日變化大。年平均氣溫2.55℃,年平均降水量為443.9毫米,主要集中在4-9月平均年蒸發(fā)量為1439毫米,相對濕度為52%60%
地質
天山天池風景區(qū)博格達山是天山山脈系統(tǒng)的東支,位于2.在8億年前的古生代,這里曾經是一片海洋。由于中國西部的海底噴發(fā)和造山運動,海洋向陸地凸出,形成了博格達山的原始輪廓;中生代的燕山運動使博格達山脈再次隆起;新生代期間,山區(qū)斷塊大幅上升,形成了今天的博格達山脈。古氣候的冷暖變化,冰期和間冰期的多次交替,強烈侵蝕了博格達山、在侵蝕和切割階段,最終形成了現在的山地地貌。
從三工河口到河源,出露石炭紀至第四紀不同年代的巖石和地層,巖石剖面主要為燒變巖、天池南溪火山角礫巖、大平灘礫巖、粉砂質頁巖、天池西側的火山角礫巖等地層剖面主要包括天池上石炭統(tǒng)柳樹溝組火山巖剖面、天池堤壩剖面、白楊溝黃土與砂頁巖接觸關系剖面、凝灰質砂巖與凝灰?guī)r接觸關系剖面等。
地貌
天山天池景區(qū)自北向南逐漸升高,海拔800-5445米,最大相對高差為4645米。景區(qū)的景觀非常豐富,主要包括水景觀和地質景觀。水域景觀可分為湖泊和風景河流,分別形成天池、白洋溝和水磨河等風景優(yōu)美的河流景觀。地質景觀可分為古冰川遺址、現代冰川、山岳、石林、峽谷、丫蛋等地貌,其中山地石林景觀較為突出,主要是博格達峰、燈桿山、馬牙山、馬牙山石林水磨河石林等主要景點。
生物
天山天池自然保護區(qū)有獸類24種鳥類50種爬行類2種兩棲類1種魚類3種。其中,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是紫貂、銀鼠、猞俐、雪豹、馬鹿、北山羊、盤羊、暗腹雪雞等8種。鳥類有石雞、斑翅山鶉、紅鴿子,爬行動物包括胡林和蝮蛇。
景區(qū)內植物資源豐富多樣,其中天山云杉林是該地區(qū)最重要的森林植被類型,分布在海拔2000以上-3000米高山針葉林帶。然后是山楊、密葉楊、天山樺樹、榆樹等。有近200種草藥,如凌雪的云杉、天山小檗、白榆等等。
水文
天山天池景區(qū)水文資源主要由冰川組成,其中博格達峰現代冰川54條,面積4482公頃,總庫容21條.7億立方米。天山天池自然保護區(qū)共有冰川32條,面積1702公頃,蓄水量8.69立方米。其中,大東溝冰川U谷下段近東西向延伸,長度為5.2公里,谷底寬150-300米,兩堵墻的坡度約為50°;上段呈北西-它向東南延伸,長6米.8公里,谷底寬600-1100米,兩堵墻幾乎是直立的。全長12公里,是公園內最長的分支冰川U型谷。
湖泊
天山天池自然保護區(qū)有三工河、四工河、水磨河3條水系。區(qū)內有大小湖泊12個,天池是主要的水文資源。天池是一個天然高山湖泊,位于三條支流和三工河干流之間壩體由天然冰債務成,水面多年平均高程為1919.78-1904.2米,平均水面面積約為2.6平方公里,最大水深102米,總庫容1.703億立方米,最高水位是1915年.29米,最低水位為1905.56米。
方位布局 編輯本段
天山天池景區(qū)的布局和結構可分為天池景區(qū)、燈桿山景區(qū)、馬牙山景區(qū)、娘娘廟游覽區(qū)、博格達峰景區(qū)、白楊溝景區(qū)、花兒溝景區(qū)、水磨溝景區(qū)、北部梧桐溝沙漠景區(qū)。其中天池景區(qū)、燈桿山景區(qū)、馬牙山景區(qū)、博格達峰景區(qū)、白楊溝景區(qū)、花兒溝風景區(qū)和水磨溝風景區(qū)是以其主要景點命名的。娘娘廟旅游區(qū)主要包括西王母廟等景點。北部沙漠景區(qū)主要包括唐朝古道等景區(qū)。
主要景點 編輯本段
天池
天池,古稱“瑤池”,又有冰池、神池、龍湫、龍?zhí)吨Q。水池由北向南延伸,長約3400米,寬約1500米,深約105米,面積約4.9平方公里,湖岸曲折多變,湖區(qū)港灣幽深。天池冬暖夏涼,氣候宜人,溫度相對穩(wěn)定游泳池邊有松樹、柏樹和崎嶇的巖石等。
燈桿山
燈桿山位于天池以西約4公里處這座山長約3公里,寬約2公里主峰海拔2718米山上有很多草,是天池西側山峰中的第二高峰。山頂上矗立著三個巨大的石筍,它們是由火山裂縫風化形成的。因為它們的形狀像戟,直刺天空,所以也被稱為戟'柱天石'摩天石'頂天三石'傳說西王母的繡花鞋能把惡鬼變成惡鬼。站在山頂,你可以從底部看到天池的全貌,從東面看到博格達峰,從南面看到首都烏魯木齊。
西王母祖廟
西王母祖廟位于海拔約2000米的天山天池東岸,坐北朝南,三面環(huán)山,一面環(huán)水。占地面積2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積429平方米。廟內共有3個殿:大殿(正殿)西王母的兩個雕像之一是用白色大理石雕刻的,重6.3噸;另一尊由千年紫檀雕刻而成,全身鑲嵌0.5毫米金箔。東配殿供奉觀音菩薩,西配殿供奉八仙之一的呂洞賓。
馬牙山
瑪雅山位于約4天池西南5.5公里,西有姚庫爾,北有登干山。這座山長約5公里,主峰海拔3056米,是天池周圍10座山峰中最高的。從遠處看,馬雅山就像一排排的天馬它的牙齒,就像沒有面對天空,所以它被稱為“馬牙山”或“萬勿山”峰頂北側森林邊緣有一柱狀噴發(fā)巖,經流水風化侵蝕形成柱狀石林。瑪雅山雨量充沛,夏季覆蓋著酥油草,被哈薩克人稱為“瑪依阿散”,意即“酥油草之山”站在瑪雅山頂上,你可以將周圍的景色盡收眼底。
博格達峰
博格達在蒙古語中的意思是“神山”圣山”靈山”博格達山陡峭,終年積雪主峰在天池南側,三峰并立,合二為一“山”字。中峰略高,海拔5445米,東峰海拔5287米。古往今來,生活在這里的人們視博格達峰為守護神,稱之為 quot博格達 quot“天之通道、地之軸心、神之居所”清代詩人何英曾在《三州輯略》一書中提到博格達:突出的三座山峰,高聳入云,像一朵美麗的花一樣切割它,豐富而鋒利,雪不會一直需要。
白楊溝
長20公里面積約30平方公里的白羊溝是天山北坡生物多樣性的典型代表。各種喬木、灌木和多種草本植物生長密集,有200多種。同時,溝內還有高聳的懸崖山澗草原和各種樹木。一年四季的風景都不一樣,每年都有很多攝影師和畫家來這里尋找靈感。
花兒溝
花兒溝位于博格達峰東端北麓的新地鄉(xiāng),因山谷中有許多天然野花而得名。山谷呈東西走向,長約3公里,平均寬100米。這里土地肥沃,長滿了野花和草藥,還有許多牛羊。
水磨溝
水磨溝位于阜康南部三工河以西,呈南北走向,長約40公里,總面積約84平方公里。水磨河在清朝乾隆年間被稱為“特納格爾”蒙語為平坦、寬闊)因為有一個水磨,它過去被稱為水磨河,是米泉市和阜康市的界河。2031年多年平均徑流.74萬立方米,年均流量為0.64立方米每秒。這條河從南到北在山谷間蜿蜒曲折。
天池沙漠
天池沙漠景觀群以干旱沙漠景觀為主,景觀類型包括沙漠、戈壁、雅丹地貌、地質遺跡如古海洋化石等。湯潮路位于天池北部準噶爾盆地南緣,東西貫穿阜康,全長76.8千米,寬4米。它是絲綢之路新北道經過的唯一地方,這條路在西漢時期就已經使用了。2013年5月,湯潮路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重要事件 編輯本段
1982年,新疆天山天池風景區(qū)被評為首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qū)之一。
2000年,新疆天山天池風景區(qū)被評為中國十大黃金旅游景區(qū)之一。
2006年,新疆天山天池景區(qū)被《環(huán)球游報》等31家省市都市報聯(lián)合評選“外國人在中國最值得去的50個地方”
2007年,新疆天山天池風景區(qū)被評為“中國最佳旅游目的地之一”
2007年,新疆天山天池景區(qū)獲評“中國十大資源保護最佳景區(qū)”稱號。
2007年,新疆天山天池風景區(qū)被評為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qū)。
2013年,新疆天山天池景區(qū)被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
2013年,新疆天山天池風景區(qū)被授予國家地質公園。
開發(fā)保護 編輯本段
開發(fā)
天山天池”正式命名始于1980年,以博格達峰為中心“新疆博格達天池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1982年11月,“天山天池”被評為為“第一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qū)”其中一個在2000年被評為AAAA級景區(qū),2007年被評為國家AAAAA級景區(qū),2013年被評為新疆級景區(qū)“天山天池”命名為“新疆天山天池國家地質公園”
2003年天山天池風景區(qū)實施“數字天池”建設方面,2004年搭建了信息網絡硬件平臺,開通了管委會局域網和外網,實現了辦公自動化;天池核心景區(qū)至城市主干道光纜線路鋪設工程也完成。2015年,阜康市投入資金推進天山天池景區(qū)智慧旅游建設,實現天山天池景區(qū)旅游產業(yè)轉型升級。
自2005年以來,天池景區(qū)一直以自籌資金進行修繕、在道觀遺址重建萬壽寺和西王母祠堂。2007年,它投資建造并使用了一個以天池風景區(qū)五種文化為重點的游客服務中心。
2013年,新疆天山天池景區(qū)舉辦了各種宣傳推廣活動,如“2013年國際雪聯(lián)冬季越野滑雪錦標賽”全國冬季兩項錦標賽”等比賽,打造天山天池旅游品牌。
2014年大力推進景區(qū)建設,實施天池景區(qū)旅游服務功能提升工程,馬牙山索道正式向游客開放。2015年,景區(qū)大力推進天池生態(tài)園第十三屆冬季運動會配套項目、天池生態(tài)公園戶外運動俱樂部等重點建設項目。
2023年,景區(qū)計劃在天池景區(qū)原有環(huán)湖步道的基礎上,在海西-海南段改造建設,寬度2.5米,長約4.2公里的電池車道,并購買新型環(huán)保電瓶車,完善環(huán)湖基礎設施。計劃利用原海南管護站建設生態(tài)科普教育基地,開展生態(tài)科普展示。同時,智能自動駕駛客機項目啟動、規(guī)劃在生態(tài)科普教育基地對面停車區(qū)建設休閑房車營地配套設施。目前,該項目仍在建設中。
保護
1980年,新疆天山天池自然保護區(qū)成立,保護區(qū)面積386.9平方公里,保護對象是冰川、湖泊、野生動植物與生態(tài)環(huán)境。
1990年3月27日,“中國溫帶沙漠地區(qū)博格達峰北麓生物圈保護區(qū)”經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批準,加入聯(lián)合國“人和生物圈”計劃;該計劃的主要目標是保護博格達峰北麓天池的生物多樣性和自然景觀,為國內外沙漠的保護和合理利用提供示范和參考。
教科文組織于1990年8月批準“天山天池”設置博格達峰為中心“國際人與自然生物圈保護區(qū)”保護網絡。
2013年5月,天山天池北麓沙漠景區(qū)內的湯潮路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保護沿線歷史遺跡。
2015年6月,天山天池西王母神話被列入中國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這一民間文學的傳承。
附件列表
詞條內容僅供參考,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
(尤其在法律、醫(yī)學等領域),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yè)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