凈慈寺
凈慈寺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南岸、南屏山是西湖歷史上的四大古剎之一,也是中國著名的寺廟之一,在惠日峰下,雷峰塔下。凈慈寺是西湖周邊第二大名寺,占地184畝,建筑面積29600平方米?,F(xiàn)在是中國重點佛教寺廟,杭州重要的佛教旅游景點。
凈慈寺始建于五代十國時期之后的周朝賢德元年(公元954年)由五代時期忠義的吳越國國王錢弘俶創(chuàng)建,原名“慧日永明院”南宋改稱凈慈寺,建有500座羅漢堂。該寺毀建已逾千年,現(xiàn)存建筑于上世紀80年代重建。寺廟可以看到西湖十景“南屏晚鐘”雷峰夕照”兩大景觀??v觀凈慈寺的歷史,歷代高僧都對佛教感興趣、文學造詣深厚,文人由此多有往來。南宋詩人楊萬里曾在凈慈寺居住期間拜訪好友林子芳,并寫詩《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流傳至今。
1983年,凈慈寺被定為漢族地區(qū)全國重點寺廟。在2006年第一屆世界佛教論壇期間,舉行了供佛儀式羅輯舍利在凈慈寺舉行。2011年6月24日,包括西湖十景“杭州西湖文化景觀”《世界遺產名錄》列入,成為中國第41處世界遺產。
2013年5月3日,西湖十景被國務院公布,人民 中華人民共和國列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22年12月18日,凈慈寺遺址入選2022年浙江重要考古發(fā)現(xiàn)。
2023年2月,凈慈寺遺址入選2022年中國十大考古新發(fā)現(xiàn)。
歷史沿革 編輯本段
吳越始建-皇家寺院
凈慈寺始建于五代十國時期后的周代賢德元年,由吳越王所建。初建時,著名的慧日永明書院曾迎衢州道士入寺他先開壇講菩薩護符,署名智會和尚,吳越王慈子加利成為凈慈寺祖師。后周咸德二年,道謙向錢弘俶請求將黃飛塔下地宮中的16尊金銅羅漢遷移到凈慈寺錢弘俶還夢見16位尊者要求帶著路潛入廟里,認為這是有效的,于是他加了道錢 司號是真的,所建的羅漢殿也叫應真殿。五代高僧關修畫的十六羅漢,后被稱為“十六應真像”,今存杭州碑林。
兩宋鼎盛-佛教重鎮(zhèn)
在宋代,寺院達到了頂峰。道謙在宋劍龍待了兩年(961年)他死后,吳越王請靈隱寺禪師慧日永明元為凈慈寺首任住持。北宋時期,凈慈寺名僧紛至沓來都是游覽名山,弘揚禪宗,都是北宋京都開封的高僧。 正是因為這些方丈,才成就了凈慈寺“名藍有光”,受到宋朝的重視。北宋統(tǒng)一中國后,宋太宗在太平興國兩年(977年)賜慧日永明院為“壽寧禪院”,并重加修葺。
南宋初,該廟兩次被燒毀,后重建,紹興九年(1139年)它被稱為光孝寺,并被重新命名“凈慈寺。嘉泰四年(1204年)凈慈寺大火,除山門外,一片灰燼。宋嘉定三年(1210年),曹洞宗第十三代祖汝靜受法,住持生(今南京)梁青寺,后兩次來杭住在凈慈寺。比如,靜園在雪都寺出家,取經智慧,為杭僧清了兩個徒弟,參加經援,拜師曹東,成為大師。嘉定十六年(1223年)日本和尚永平道元(1200-1253年)兩次入宋后,被頒為法網,回國后被傳至曹洞宗,被視為日本曹洞宗的創(chuàng)始人。南宋建都時,凈慈寺迎來全盛時期,殿宇宏偉,各種殿堂林立、堂、閣、樓、軒、寺內32閣,1000僧,香火鼎盛,一時名噪一時被朝廷評為江南禪寺“五山”之一。南宋凈慈寺不僅是林的名寺,也是南宋著名的寺院安,也是中日佛教和佛教友好交流的象征、文化、經濟、政治重心也逐漸向杭州轉移,使得杭州的佛教發(fā)展進入鼎盛時期。
元明清時期-杭城地標
元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凈慈寺被燒后,經過古田德厚土、愚及至慧、方山文保等禪師精心策劃,先后建成觀音殿、大殿、羅漢殿、達摩堂等,并重修城門,恢復舊貌。
凈慈寺初建時,有鐘樓。明代洪武十一年(公元1378年)重鑄10噸重的巨鐘由于鐘聲洪亮,加上寺后南屏山多洞,晚上鐘聲響起,通過孔洞回蕩,傳遍山谷,遠離大半個杭城。康熙時期清朝南巡,破曉了'夜風清朗,萬籟俱寂,鐘聲驟然響起,響徹云霄'之由,更名為'南屏晚鐘'
明洪武、正統(tǒng)朝代,凈慈寺火災損失嚴重。先后由住持法凈、宗妙募資修復。清康熙五年(1666年)原來建在大慈山腳下的永明祖塔,移到了凈慈寺的東邊,門檻為“極樂世界”三十八年(1699年)康熙南巡時題“凈慈禪寺”額。四十四年(1705年)山門及鐘樓被焚。四十六年(1707年)修,至49年,康熙制“重修凈慈寺”碑文,立在廟前,建“御碑亭”雍正八年(1730年)重修萬工池、永明塔院等處。乾隆九年(1744年)寺重建,十六年(1751年)乾隆游寺,題“正法眼藏”匾額。太平天國時期,寺廟被燒毀。清朝同治以后,有些建筑沒有修復。
現(xiàn)當代-神圣與世俗的交織
民國時期,僧人開始陸續(xù)修靜慈寺,規(guī)模逐漸擴大大雄寶殿是在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開工,25年(1936年)完成,次年農歷四月初八(浴佛節(jié))打開燈,大廳高9英尺,長7英尺,寬5英尺??谷諔?zhàn)爭,侵華日軍入侵杭州,寺廟滿目瘡痍,損毀嚴重。
人民政府成立后中華人民共和國PRC,它已被修復多次。今日 s凈慈寺分裂、中、三重殿之后,便是金剛殿、大雄寶殿、三圣殿、觀音殿、鐘樓御碑亭等建筑、運木古井、永明塔院、墓塔等歷史遺跡。中間的大雄寶殿是1960年重修的,重檐,黃色琉璃瓦頂,非常端正莊嚴大廳里的佛像高12米.8米,重30噸,莊嚴法。經歷了近千年的凈慈寺,屢毀屢建,難以計數(shù)、山門、鐘樓、后殿、慕云古井和濟公殿于20世紀80年代重建。1983年,凈慈寺被列為全國重點寺廟之一?,F(xiàn)在的凈慈寺住持是向雪大師在他的領導下,凈慈寺得以修復,金碧輝煌。殿外是熙熙攘攘的人間煙火,殿內卻是寂寥空曠的幻境,殿成了連接世俗與神圣的橋梁。
地理環(huán)境 編輯本段
位置境域
凈慈寺,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區(qū)南山路56號,屬于杭州西湖風景區(qū),位于西湖南岸、南屏山,輝日峰下,近雷峰塔?,F(xiàn)占地184畝,建筑面積29600平方米。凈慈寺依山而建,寺主山為南屏山,空中飛翔的是慧日峰,峰下古寺為凈慈寺。歷史上,西湖南山地區(qū)有100多座寺院,而凈慈寺是所有寺院的代表,被譽為 quot凈慈寺及quot“湖南佛國”首剎。如今,作為唯一著名的藍湖,在湖光山色之間古寺之內都能聽到“南屏晚鐘”可觀“雷峰夕照”
地形
凈慈寺依山而建,背靠青山,面對碧波萬頃的梵蒂岡,雄偉莊嚴。古寺后山坡上有一個蓮花洞、少林巖,右有石布達洞,東南有歡喜巖。蓮花洞沒有屋頂,一塊塊石芽從山坡上拔地而起,形成一個巨大的石蓮。南屏山發(fā)源于天目山,向東蜿蜒千里,群峰巍峨秀麗,山石玲瓏,山壁陡峭,蘇軾稱之為'龍鳳舞,節(jié)選于林龍鳳舞一一個'《凈慈寺志》把寺廟描繪成'以山為基,雷烽幽其寺,隨后南屏,據(jù)全湖之勝'
氣候
杭州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溫暖濕潤,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平均氣溫16.2℃,夏季平均氣溫28.6℃,冬季平均氣溫為3.8℃。西湖景區(qū)春秋兩季氣溫適宜。
建筑布局 編輯本段
凈慈寺整體坐南向北,中軸線從北向南包括照壁、釋放池和兩個建筑庭院。建筑院落占地約18998㎡,建筑全部為清代木結構中軸線北端的第一個庭院包括山門、大殿、還有東西兩側的鐘鼓樓南面的第二個庭院包括三個寺廟和東西附屬房間。中軸東、西邊的兩邊是現(xiàn)代新建的佛寺院落。凈慈寺建筑不多,以金剛殿為山門,大雄殿沿中軸線依次、演法堂、釋迦牟尼佛 中的幾個佛堂。 ,法堂演出結束后,有一個小浴佛池,從小浴佛池兩邊的臺階上去,第四次進入一樓、釋迦牟尼殿樓下是凈慈寺美術館。
主要景點 編輯本段
殿堂
凈慈寺中軸線起于金剛殿,穿過大雄寶殿、從表演廳到最高的釋迦牟尼佛殿,從低到高、拾階而上。中軸線兩側有兩條回廊,左邊一條是報恩殿,右邊一條是觀音殿。從釋迦牟尼殿下出發(fā),可以走左邊的走廊,穿過觀音寺;繼續(xù)穿過客房、可以拐進一個白墻黛瓦的小門,進入供奉濟公活佛的院落。
金剛殿
金剛殿是凈慈寺的山門,建于后周咸德元年(954年)建。南宋紹興初年毀,咸淳年間重建。此后,在各個朝代多次被破壞和建造?,F(xiàn)存的金剛殿于1985年重建,坐北朝南。It 這是一座單層山頂式建筑,正門的門楣上掛著一份乾隆御賜的禮物“敕建凈慈禪寺”豎額。中間龕內有一尊彌勒佛銅像,后有一尊韋陀像,靈山凈土左右壁上繪有兩尊金剛像,與一般寺廟中的四大天王不同,各有特色,故稱金剛殿。一般來說,金剛寺不舉行祭祀活動,主要供游客參觀和信眾朝拜、立誓為主,神圣莊嚴,相對沉默。
大雄寶殿
大雄寶殿是凈慈寺的中央大殿,高十三尺,建筑面積一千二百六十平方米。三尊如來像供奉,寺初建于周末賢德元年,重檐之上“具平等相”It 這是弘毅律師的詞匯集。大雄寶殿外墻四周全石砌成的圓柱,單層重檐,黃色琉璃瓦脊,更顯莊嚴雄偉。上面刻的對聯(lián)都是民國26年的(1937年)年重建正殿時,住持秦亮邀請了江浙一帶的著名書法家、由社會和佛教界名人撰寫,包括王一亭、于佑任、潘天壽、太虛、馬一浮、章太炎等。這座寺廟被摧毀,又被反復建造南宋紹初毀于此,后被陶蓉召至凈慈寺重建。幾天后,它被摧毀了在隆興時期,宋孝宗出錢重建和修建更多的房屋'慧日閣',御書閣額。嘉泰四年(1204年)又毀,由寺僧道士等重修,嘉定十三年(1220年)由宋寧宗 s方丈淼松。元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被毀,由方丈以智慧重建。明洪武十一年(1378年)住持簡毅曾經修繕了寺廟,重建了鐘樓。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毀于二月,方丈祖房道蓮向士紳集資開始重建,由石谷實一等歷代方丈不斷修建,直至永樂八年(1410年)才完成。永樂十四年(1416年)由杭城鄉(xiāng)紳出資修繕。至宣德五年(1430年)正殿又毀,由覺安宗廟重修它是用四年時間完成的目前,大雄寶殿主要承載著80的凈慈寺 的年收入%儀式事件,包括水陸法會的佛事盛會,作為祭壇的大禮堂,承載著水陸法會的告白、不僅如此,大雄寶殿還承擔著僧侶和僧侶的重要職能早晚課和日常練習。
演法堂
自吳越以來,凈慈寺的表演廳就存在了是佛教杰作《宗鏡錄》的誕生地“宗鏡堂”劍龍死后的第二年,晉祠 鐘毅國王恭敬地邀請了正在復興北山靈隱寺的法眼宗三世、凈土宗六祖延壽法師搬至永明院任新方丈,延壽法師在此工作“宗鏡堂”,高樹法幢、廣行15年,有佛教巨著《宗鏡錄》卷如今,表演廳重建于1980年代,主要用作傳授佛教三皈依五戒和方丈的場所它很少對公眾開放。凈慈寺第一次水陸法會中,表演廳成為水陸法會中祭壇的儀式場所,只有功勛法師和法師才能進入。
釋迦殿
位于凈慈寺最高處的釋迦牟尼殿是近年新建的從這里,你可以將晉祠的宏偉建筑盡收眼底,包括雷峰塔和習字湖的景點。釋迦牟尼佛主像供奉在釋迦牟尼佛殿,兩側有藥師佛和天王像。有幾個藥劑師 玻璃寶塔鑲嵌在周圍的墻壁上,這是一個當代的浴佛節(jié)、釋迦牟尼佛圣誕、出家、道教日藥師節(jié)等節(jié)日圣誕節(jié)的到來是主要的儀式場所。
觀音殿
靜慈寺內保存悠久的木結構觀音寺,上世紀80年代重建,供奉兩尊觀音菩薩像,前面是一尊千手千眼觀音,后面是一尊古代石雕觀音。建于南宋丁敬年間,毀于洪武二十五年,后由方丈祖房道蓮重修。現(xiàn)在兩側懸掛的觀音寺中有往昔蓮花位和盧位,在一些佛事儀式中承擔著歸位的功能、觀音出家、觀音成為道士后每天都作為主要的祭祀場所。
客堂
大雄寶殿右側是佛教叢林四大殿堂之一的客廳??头渴撬聫R接納海民,處理僧務的地方??蛷d大廳中央懸掛著一幅由中國美院馮遠教授繪制的靜思第一代主持人永明延壽畫像。兩邊對聯(lián)寫的是:一切善歸于同一個地方,光明的一天普照法界;一念之差不亂,云何滿影。
濟公殿
濟公殿在大雄寶殿的西側。宋嘉泰四年(1204年)凈慈寺被火燒,住持德慧禪師坐在火邊杭州總督請求法院撥款重建。此時道濟和尚拜德慧禪師為師,他有組織有組織的籌款重建寺廟。從南宋到現(xiàn)在,濟公殿屢毀屢修現(xiàn)在濟公殿的主要位置供奉著一尊鍍金的濟公像,手持蒲扇,雙腿交叉,遙望過往眾生。濟公殿左右兩側,有幾十尊不同歷史時期不同材質雕刻的濟公像。
鐘樓
鐘樓位于凈慈寺金剛殿西側樓內懸掛一口巨型銅鐘,鐘聲響徹湖光山色它是西湖十景之一,南屏夜鐘。凈慈寺大門右邊有一個“南屏晚鐘”碑亭。沒有歷史記錄表明它最初是何時建成的現(xiàn)在鐘樓是1986年重建的,三檐四角,雕梁畫棟,非常漂亮。懸掛的銅鐘高三米,直徑1.它長3米,重10噸1984年,日本曹洞宗大本山永平寺捐贈3000萬日元,以報答杭氧機器廠鑄造的祖庭的恩情大小和明朝差不多,是中日友好的紀念和見證。鐘內外《妙法蓮華經》7卷由趙樸初等人撰寫,共刻有68000余字的明文,附有原中國佛教協(xié)會會長趙樸初大居的祈愿。十點鐘時鐘1986年11月21日清晨,108聲雄壯的鐘聲回蕩在杭州的群山中、藍湖之上, ,已名百年,宣告成立“南屏晚鐘”的新生。每天傍晚,悠揚的鐘聲在西湖的暮色中空蕩,喚醒人們 的無限遐想。
乾隆御碑
從鐘樓到大雄寶殿,路過院子里的一座帝國紀念碑。這塊石碑是凈慈寺方丈乾隆皇帝吟誦古碑所寫。碑文如下:靈隱在北,凈善在南。對抗佛與佛s日并通過歷劫宣華言。永明和壽寧已經改了很多次名字了。錄鏡緬延壽。鑄金傳道潛。假裝真誠光明,卻求濕簽。后殿幽靜,松竹籠開滿花。安靜的休息一下,笑我的話。
凈寺雙井
靜思雙井在靜慈寺大雄寶殿前,一左一右。據(jù)傳說,廟里沒有井,和尚們不得不去湖邊挑水。宋紹定四年(1231)住持石田法勛和張西一起敲寺前的地, 年,泉水從第二脈涌出,于是用磚砌了一口雙井。據(jù)老記載,井水清澈甘甜,即使在大旱之年也不會干涸。
運木古井
慕云古井,原名神韻井,因其水于 年與河水相通而得名通江井。這口井是凈慈寺西鄉(xiāng)的一個廚房。水極甘洌。下面大概6米寬,不管怎么用,水都不會干涸。井里有一根巨大的木頭,它的厚度和井周圍的一樣。想看這口井的游客需要寺內僧人的幫助,用繩子把燈放在木頭 上,這樣才能看得更仔細。后人在井上建了一座高大的亭子來保護它。
永明塔院
永明塔是目前供奉唐末五代北宋初永明延壽方丈靈位舍利的建筑。建于北宋開寶八年(公元975),由執(zhí)筆,贈額,陳題寫,后毀于遷徙。明萬歷三十五年(公元1607)由大壑禪師重建。如今,這座寶塔由民國時期的太虛大師重建,并于80年代進行了翻修。塔院正殿的柱子上有印章、太虛、馬一浮、佛教美德和王鎮(zhèn)等名人寫的對聯(lián)。佛塔,寺廟的創(chuàng)始人,是一個七級漢白玉雕塑。有佛經故事,有凈土宗資料。目前是杭州居士和常住僧人學佛的場所,水陸法會時是凈土壇因為地理位置偏遠,很少有游客去參觀。
展覽館 編輯本段
2016年7月 日,凈慈寺美術館落成。與普通寺廟不同的是,展廳只展出寺內現(xiàn)存的 件文物凈慈寺美術館的內部設計和展覽形式都比較現(xiàn)代,類似于社會上常見的美術館。佛教是展覽的主要內容、輔以文化,兩者相互融合。坦普爾堅持 “每年都有展覽,每年都有特色”美術館定期舉辦各種展覽,為公眾呈現(xiàn)一場又一場的文化盛宴。舉辦了一系列文化活動,包括2016年的 “一帶一路’犍陀羅佛像藝術展”2017年 “歷代高僧墨跡展(明末清初至近代) '千葉繁華——3356傳世木雕展”2018年 “器說— 宣璐古代展” “尺度與線條—陶瓷板上的羅漢與經文展覽”2019年的“致敬弘一法師— 劉綿松弘毅大師的佛教收藏文學展覽”2020年 “慧曰峰下— 宋代僧茶展”等。向世界展示了這座千年古剎的新面貌、新氣象、新作為。
文物遺存 編輯本段
羅漢佛像
在凈慈寺,陶蓉先塑了十六尊真人,后塑了五百尊羅漢據(jù)說所有的雕像都是由一個和尚制作的,他們的外表各不相同,看起來就像生命一樣,這些圖像被塑造成了和尚;田字寺,五百羅漢分為四個后座,尊重異形,曲折,是一個奇跡。建于道榮的田字寺是江南第一座佛教寺廟田字飛機不僅可以供奉很多羅漢,還可以面向信眾采光好,方便拜佛這是佛教中的特殊建筑。我們的大使曹勛寫了一張便條,說寺廟重建后,'金碧輝煌,華梵絢爛,道場繁華,在群山中鶴立雞群'
陶瓷器
杭州凈慈寺遺址出土的瓷器以青瓷為主,也有青瓷和白釉瓷、黑釉瓷等。青瓷除了一些宗教用品外,大部分都是碗做的、盤、壺、以瓶等日用品為主,瓷器窯口以浙江越窯為主、龍泉窯等以及北方地區(qū)的少量耀州窯等。青花瓷主要由碗和其他日用品組成。黑釉瓷器主要由燈具等生活用品組成。還有吉州窯的青釉瓷器和丁瑤窯的白瓷。其中,凈慈寺遺址出土的一件青瓷瓶與沙步窯遺址出土的略有相似,但前者更為纖細。還有凈慈寺遺址出土的沙卜窯碗。
價值影響 編輯本段
凈慈寺經歷了幾代人的文化“層累”和深遠,是杭州獨特的風景、風格的獨特表達承載著歷史的脈絡、時代精神表現(xiàn)了城市特色和風土人情。晉祠與晉祠的描述歷代文人對它的總體印象是,它包括“南屏晚鐘”典型景區(qū),包括景點,都是具有獨特地域風情的景點,也是杭州西湖景觀形象不可或缺的特色組成部分。南屏晚鐘”就其本身而言,南宋吸收了中國優(yōu)秀的山水文化,繼承和模仿了北宋“瀟湘八景”同時,結合地方和時代特點進行本土化創(chuàng)新: 南宋后期“西湖十景的選擇和創(chuàng)作,不僅僅是畫家們長期的發(fā)現(xiàn)、創(chuàng)作是贊美的結果,也離不開詩人的發(fā)現(xiàn)、題詠(這也是一種品題)合唱和瀟湘八景一樣,是歷史和時代的產物”而杭州的凈慈寺遺址對研究古代寺廟建筑和“五山十剎”建筑形式也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和學術價值。
宗教意義
凈慈寺是佛教經典《宗鏡錄》的發(fā)源地、也是一片佛教叢林,有著豐富的禪意和清凈的文化內涵。隨著“宗教旅游”憑借其在中國的知名度優(yōu)越的地理位置和濃郁的佛教文化氛圍,通過一定的宣傳,逐漸發(fā)展成為極具吸引力的佛教旅游目的地。所以除了游客,還有一些佛教徒來了“朝圣”而且凈慈寺的大雄寶殿供奉著毗盧澤那佛,也吸引了一些藏傳佛教人士前來朝拜,從而促進了佛教文化在杭州的發(fā)展和傳播。鏡月寺是西湖文化景觀中具有代表性的佛教文化古跡之一-13世紀的杭州“東南佛國”凈慈寺至今仍是中國東南沿海地區(qū)最重要的佛教活動場所之一。
文化傳播
凈慈寺及杭州優(yōu)美的自然地理環(huán)境和巍峨的寺廟是極具美學意義的人文景觀杭州的城市文化,使其成為旅游目的地。它是佛教旅游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佛教文化的傳播和杭州旅游業(yè)的發(fā)展提供了有利條件。凈慈寺不僅在國內以凈土祖庭聞名,在海外也享有很高的聲譽。這本書和quot《宗鏡錄》quot由首任方丈永明延壽禪師編撰,影響海外當時,許多外國僧侶來到這里學習佛法。南宋時,日本高僧道元在凈慈寺學禪,回國后在日本創(chuàng)辦了曹洞宗他視如靜禪師為日本曹洞宗的創(chuàng)始人,視凈慈寺為祖庭。1986年,由日本曹洞宗捐贈重鑄的凈慈寺梵鐘,體現(xiàn)了中日兩國千年的傳統(tǒng)佛教友誼,是西湖十景之一“南屏晚鐘”得以名副其實。并在民間廣為流傳“濟公活佛”神奇的傳說讓凈慈寺名揚天下。時至今日,日本佛教界每年都會來該寺求祖拜渴。
開發(fā)保護 編輯本段
開發(fā)
慧日峰
2007年,重建釋迦牟尼殿地基時,發(fā)現(xiàn)“慧日峰”石雕,為了保護石雕,寺廟將釋迦牟尼殿移至原址南13米處,從此,“慧日峰”以全新的面貌再現(xiàn)世界。
濟公殿
2015年,凈慈寺重修濟公殿,收回的15根柱子再次出現(xiàn)。缺失的那一個,凈慈寺用和它一樣的石頭做了一個,但是這個寺柱已經不刻對聯(lián)了,只是空白。
凈慈美術館
2016年,京瓷美術館開發(fā),同年托管“一帶一路’犍陀羅佛像藝術展”
舍利殿
2017年,凈慈寺舍利堂正式開工,標志著凈慈寺規(guī)劃改造工程全面啟動。
凈慈寺遺址
2021年4月至2022年5月,為配合凈慈寺整體重建工程,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對工程地塊進行了考古發(fā)掘。發(fā)掘區(qū)位于凈慈寺西南,東鄰凈慈寺觀音殿和延發(fā)殿,由一座、b由兩個地段組成,發(fā)掘面積3000平方米,已發(fā)現(xiàn)五代至宋代的建筑遺跡。出土陶瓷器、建筑構件等650多個標本。
保護
20世紀90年代末以來,凈慈寺遺址逐漸恢復了原有的歷史風貌和文化價值。20032004年間,杭州市政府對凈慈寺遺址進行了全面修復和重建。在此期間,政府投入大量資金和資源進行恢復和重建。經過多年的努力和建設,它現(xiàn)在已經成為一個大規(guī)模的建筑、設施齊全、文化底蘊深厚、旅游價值高的寺廟遺址。
在凈慈寺遺址內,保留了部分文物保護單位作為文物保護單位進行管理和保護。這些文物包括英雄祠、觀音殿、佛寺等建筑遺址和一些古樹、古塔等文物。此外,凈慈寺還保存了許多經書佛像等珍貴文物。
相關榮譽 編輯本段
2022年12月18日,凈慈寺遺址入選2022年浙江重要考古發(fā)現(xiàn)。
2023年2月,凈慈寺遺址入選2022年中國十大考古新發(fā)現(xiàn)。
附件列表
詞條內容僅供參考,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
(尤其在法律、醫(yī)學等領域),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yè)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