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陽市漢畫館
南陽市漢畫館位于河南省南陽市臥龍崗南端漢畫街398號。始建于1935年10月,是中國最早的博物館、藏品最多、集合中最大的集合、一座集漢代畫像和石刻保護與研究為一體的專題美術(shù)館。漢畫館經(jīng)過三義博物館舊址、四倍,現(xiàn)在看到的是1999年重修的漢畫館。漢畫博物館主要收藏漢代畫像石,描繪了漢代的社會生活、生產(chǎn)勞動、建筑藝術(shù)和歷史故事、天文學和神話學是研究漢代文化藝術(shù)的重要文物。漢畫館于2000年被授予“全國十佳展覽獎”2008年被國家文物局評為國家一級博物館。
布局設(shè)計 編輯本段
整個漢畫館占地53360平方米,總建筑面積6000平方米。漢畫館大門兩側(cè)矗立著一座仿漢闕建筑,中間是郭沫若先生題寫的“漢畫館”三個大字照壁,通過大門,進入漢畫像石展覽大樓。展覽大樓是一座三層的中式建筑,平面景觀“T”字形,一樓是基本展廳、二層為辦公區(qū)、三層為臨時展廳,總面積2400㎡。漢畫館一樓基本展廳主要分為9個主展廳。主展廳里陳列著200多幅精美的石雕浮雕,按照畫像的內(nèi)容進行了分類。
迎賓大廳
走進展覽大樓,我看到了一幅仿青銅壁畫,名為“德漢雄風”上,刻有代表性的漢畫像石圖案如“伏羲女媧”雷公雨神”朱雀玄武”壁畫下是藏品中的珍品之一,一對漢代圓雕“天祿”和“辟邪”
序廳
這個展廳主要介紹漢畫、漢代畫像石的概念與南陽漢墓的分布和類型。
綜合廳
這個展廳是生產(chǎn)勞動展廳、建筑藝術(shù)展廳、歷史故事展覽館綜合展廳。主要展示了漢代的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建筑風格、以及歷史故事的描繪。勞動畫像的制作主要包括“耕耘”捕魚”等;有兩種主要的建筑肖像、廳堂、亭等,它是漢代建筑成就的具體體現(xiàn);歷史故事主要有兩桃殺三士和鴻門宴、西門豹除巫治鄴、趙 的孤兒等,體現(xiàn)了漢代統(tǒng)治階級的政治思想。
社會生活展廳
這個展廳展示的石像主要描繪的是漢代的日常生活,種類繁多。包括上流社會貴族的扔鍋游戲、飲酒作樂、車騎田獵、斗雞走狗等,以及社會底層的昏迷奴婢仆人、端燈、捧奩、執(zhí)戟持盾等。
天文神話展廳
天文神話廳是南陽漢畫的重要題材。這個大廳的結(jié)構(gòu)很巧妙展廳設(shè)計為環(huán)形,頂部為半球形穹頂,上面畫有星圖,與展出的天文和神話石雕攝影相呼應(yīng)。主要展品是太陽和月亮一起發(fā)光、日月合壁、北斗星、彗星、牛郎織女星座、黑龍星座有天文肖像,還有很多與天文密切相關(guān)的神話意象和故事,比如太陽、月神、嫦娥奔月、羿射十日、雷公、風伯、雨師、河伯以及伏羲、女媧等。這些畫像是天象和神話的結(jié)合,具有自然科學和人文科學的雙重價值。
角抵展廳
在展廳的中央,有一個現(xiàn)代雕塑,其中一個人觸摸一只角,戰(zhàn)士用一只手觸摸水牛的頭,人物 的肌肉輪廓分明、孔武有力,彰顯力量之美。類畫像有擊技、斗兕、刺虎、斗牛等,這些人像中的人和動物都很夸張,很有感染力,充分展現(xiàn)了崇尚武俠充滿挑戰(zhàn)的時代精神。
舞樂百戲展廳
舞蹈音樂和戲劇是南陽漢畫像石的主要內(nèi)容之一。展出的畫像石有“舞樂百戲”許阿瞿”建鼓舞”七盤舞”諸如此類,這些畫像各種各樣,栩栩如生,美輪美奐,展現(xiàn)了漢代的社會景象。
祥瑞升仙展廳
祥瑞 南陽漢畫中神仙畫像占有很大比重。展出的畫像石有“逐疫升仙”五鵠圖”仙鹿”神獸”虎吃怪獸”羽人戲龍”仙人乘鹿”翼龍”西王母東王公”自虎鋪首”三首神人圖”九頭獸”等。它體現(xiàn)了封建的君權(quán)神授思想和靈魂不滅的思想。
整體特色 編輯本段
迎賓廳作為總經(jīng)理,起到了點題的作用,其他展廳與之呼應(yīng),都是展示漢代的石畫“古拙雄渾”基于時代特征的設(shè)計。每個展廳的主色調(diào)都是紅色,這是漢代社會所提倡的照明方式是自然光和人工光源相結(jié)合,同時利用背景和光線營造出一種時空感,使人沉浸在漢畫石的藝術(shù)魅力中。
陳列設(shè)計 編輯本段
漢畫館的陳列不同于以往的壁掛式和玻璃陳列柜它采用仿漢代的廊式建筑裝飾形式,將展品陳列在廊中。展臺設(shè)計簡潔,便于移動和更換展品。展品的展出方式也與以往大不相同,直接露出漢畫石、以拓片圖像的對比為輔助,可以更近距離地欣賞展品,領(lǐng)略歷史特色。同時在展線的展示設(shè)計中加入各種小細節(jié),豐富了原本單一的展線,擺脫了單調(diào)。
館藏文物 編輯本段
漢代博物館里有1878幅畫像石(截止2021年),其中一等品101件、二級品194件、三等品1100件。
精品漢畫石:天祿和辟邪,天祿和辟邪是漢代的圓雕石雕,兩石獸氣勢磅礴、奔放揚厲。唐親王在《后漢書》的注釋中提到,這兩個石獸是東漢汝南始祖墓前的神道教雕塑。據(jù)史書記載,天祿是從宗子墓中搬來的,而邪靈是從宋軍墓中搬來的,歷經(jīng)千年,兩個石獸殘缺不全,刻在天祿上“天祿”單詞 quot避邪與辟邪quot不是刻上去的。
鴻門宴:這塊石頭浮雕描繪了一個著名的歷史故事“鴻門宴”,“一邊表演劍舞,一邊想著對某人下手生活帶著隱蔽的邪惡動機行動”它來自這個歷史故事。它講述了楚漢時期,楚王項羽設(shè)宴害漢室始祖劉邦,最后劉邦身在張亮的故事、在樊噲和項伯的幫助下,它得救了。
許阿瞿觀舞賞樂:徐阿曲 墓志銘畫像石是南陽漢畫博物館的珍品。石像分為上下兩格上面的網(wǎng)格描繪了一個孩子坐在沙發(fā)上看孩子 游戲,而孩子面前的空白是刻上去的“許阿瞿”三字。下一個案例是舞蹈和音樂表演。畫像左側(cè)刻有136個字,記載墓主徐阿渠年僅五歲,在東漢靈帝建寧待了三年(公元170年)很不幸,家人去世是一件很難過的事情是目前國內(nèi)發(fā)現(xiàn)的早期墓志銘。此浮雕石于2008年3月赴日本參加《大三國志》展覽。郭沫若曾在看完碑文后感慨,徐阿渠是大地主之子,年紀輕輕就能享此大福。從碑文的書寫形式來看,處于韓立向魏碑的過渡階段,既凝重又不失威嚴,能看出魏碑的端倪,很有代表性。因為這塊畫像石有明確的年代日期,所以和中國畫像石在年代和書法上的下限不同、民俗、繪畫的年代和分期起著重要的作用。這也是它被稱為南陽漢畫館之寶的原因。
陽烏:一只大鳥在石頭上雕刻成飛翔的形狀,它的腹部有一個圓形的輪子來代表太陽的形狀。陽烏”和太陽一起飛翔作為傳說中的鳥,是我們的祖先對太陽的想象。
雷公車:這塊漢畫像石是1965年11月在南陽英壯村出土的上面雕著三只翼虎拉著一輛云車車上裝飾著大鼓和雨寶這輛車由兩個人抬著,前者是騎手,后者是雷公。古人認為天上的雷是雷公敲天鼓發(fā)出的聲音。雷公的肖像和的旅行預(yù)示著風調(diào)雨順的好年景。
車騎出行:又名“巡游出行”,展現(xiàn)了貴族出行隊伍日益壯大的場景,這塊中國畫石在中意建交40周年之際前往意大利羅馬、米蘭等城市參與其中“秦漢—羅馬文明展”在這塊石頭的左上方,刻著一輪滿月飛向月球,月球上有蟾蜍。一個女人是常 e,誰是蛇尾,面對月亮旋轉(zhuǎn),翱翔。畫室有星,云繞。漢朝傳說,伊從西王母那里得到了仙丹,妻子偷吃,月中變成了癩蛤蟆。2010年7月,這塊石頭去日本參加《華夏文明之源——河南文物珍寶展》。
投壺:甩鍋是漢代流行的飲酒游戲。畫中放置了一個壺,主客各用幾支箭輪流投擲壺勝者為王,敗者罰酒一杯。左邊畫一個醉漢,在服務(wù)員的幫助下坐在地上。這幅畫像反映了漢代的飲酒方式和酒文化的盛行。2009年,這塊石頭陸續(xù)到了北京、意大利參與《秦漢——羅馬文明展》。
二桃殺三士:二桃殺三士”It 這是一個發(fā)生在中國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故事來自《晏子春秋-內(nèi)篇諫下》它講述了在齊景公有三個奴才,公孫、田開疆、古冶子建功立業(yè),藐視朝臣宰相晏嬰利用三民 他用兩個桃子來紀念他們的成就并吃掉它們。該漢畫石體現(xiàn)了“殺身成仁”的儒家思想。
意義價值 編輯本段
南陽漢畫是中國文化的重要載體之一,具有極高的歷史和藝術(shù)價值。
歷史學家簡伯贊說:最近,在南陽地區(qū)的漢墓中發(fā)現(xiàn)了大量的石刻…如果對這些石像進行系統(tǒng)的搜索,它們幾乎可以成為繡像的一部漢代史。畫家吳冠中點評南陽漢畫“氣勢磅礴,風格獨特,讓人一見鐘情”,是“高級的藝術(shù)、偉大的藝術(shù)”,“其中許多關(guān)鍵的、基本的藝術(shù)規(guī)律和法則是西方后印象主義開始探索的寶藏。原中央美術(shù)學院副院長羅視南陽漢畫像石為寶,將原石圖像一一臨摹。
美學家王朝文先生稱南陽漢畫像石為“匆忙中難以理解的文化現(xiàn)象”,并斷言“這個藝術(shù)寶庫的價值在未來會更加輝煌”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理事、王江蘇省書法家協(xié)會副主席為南陽漢畫題詩:千變?nèi)f化的風令人驚嘆,匠人占盡斧頭的優(yōu)勢。我們以手中的筆為恥,抹綠涂紅永遠是無知。
重要活動 編輯本段
1985年,在南陽召開“紀念南陽漢畫館建館50周年暨魯迅誕辰50周年學術(shù)研討會南陽漢畫像石收藏”
1990年,韓繪畫博物館第十一屆(北京)亞運會捐贈了7幅與體育有關(guān)的中國畫
1991年,中國體育博物館主辦的首屆全國中國畫學術(shù)研討會“漢畫與古代體育”在南陽召開
1993年,93中國南陽漢畫像石(磚)國際學術(shù)研討會”在南陽召開
1999年,《嫦娥奔月》南陽漢畫像石被國家郵政局選為《漢畫像石》特種郵票之一(共6枚)作為臨時郵局,南陽漢畫館舉行了隆重的郵票發(fā)行儀式
1999年,南陽漢畫館新館(第四代)開幕式隆重舉行“世紀之交的漢代畫像石學術(shù)研討會”召開
2004年,南陽漢畫像石中的三位勇士形象被選為奧運紀念郵票的基底圖案,《奧運會從雅典到北京》郵票首發(fā)儀式在我館隆重舉行
2006年,與北京大學文化部漢話研究所合作“國家藝術(shù)與科學十五計劃2005年度項目——《中國漢代圖像信息綜合調(diào)查與數(shù)據(jù)庫》”達成合作意向
2008年,通過了國家文物局的嚴格評估和驗收,晉升為國家一級博物館
2008年,隆重舉行“國家一級博物館”揭牌儀式
2009年,2009年的南洋博物館、紀念館免費開放儀式”在漢畫館隆重舉行,從此漢畫館免費開放
2012年,南陽漢畫拓片《嫦娥奔月》《河伯出行》隨神舟九號飛船遨游太空
研究成果 編輯本段
1985年,《南陽漢代畫像石》由文物出版社出版
1989年,《南陽漢代墓門畫藝術(shù)》由上海百家出版社出版
1990年,《南陽兩漢畫像石》由文物出版社出版
1991年,圖書館雜志《漢畫研究》(內(nèi)部交流)創(chuàng)刊號出版發(fā)行
1993年,《南陽漢畫早期拓片選集》由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
1995年,《南陽漢代天文畫像石研究》由民族出版社出版
1998年,《南陽漢代畫像石墓》由河南美術(shù)出版社出版
2005年,《南陽漢代畫像石精粹》由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美國美術(shù)出版社
2009年,南陽漢畫館專業(yè)人士撰寫的學術(shù)著作《漢畫神靈圖像考述》由河南大學出版社出版
2012年,南陽漢畫像石文獻匯編第一卷《南陽漢代畫像石墓發(fā)掘報告集》、《南陽漢代畫像石圖像資料集錦》由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
2013年,20卷本《漢畫總錄?南陽》由我館與北京大學漢話學院聯(lián)合編輯(11-30卷)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出版
2015年,南陽漢畫通俗讀物系列第二集《南陽漢畫之社會生活》由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中國南陽漢畫像石大全》)10卷)該書由大象出版社出版,榮獲2016年全國優(yōu)秀藝術(shù)圖書“金牛獎”金獎。
附件列表
詞條內(nèi)容僅供參考,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
(尤其在法律、醫(yī)學等領(lǐng)域),建議您咨詢相關(guān)領(lǐng)域?qū)I(yè)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