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參
華參(Taiwan Province, China (Hayata) H. L. Li),五加科(Araliaceae)華參屬(China ginseng)灌木或小喬木。華參是中國臺灣省的特產(chǎn),分布于中國臺灣省阿里山、新高山、鵝公髻山等地區(qū)。華參生于海拔1000至3000米之間的森林中、高燥山地中。華參高10 ~ 12m,樹皮灰白色,有縱裂;枝被灰色星狀絨毛或不熟悉的柔毛,有大的髓。葉片寬圓,有3~5個不明顯的裂片,頂部無毛或無毛,底部有濃密的星狀毛,邊緣有不規(guī)則的銳齒;托葉和葉柄在基部合生,先端尖。圓錐花序傘房狀,主軸和分枝密被星狀絨毛;頭狀花序近球形,約15朵花,花梗短;苞片寬卵形,小苞片有鱗,花萼具長柔毛,花瓣5,卵形三角形。果實球形,宿存花柱下彎。九月開花,三月結(jié)果、5~10月、12月。
華參樹很漂亮,可以看到。華參于2004年被列入IUCN《瀕危物種紅色名錄》,評價等級為“易危VU”2021年被我國列入《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名錄,保護等級為二級。
形態(tài)特征 編輯本段
華參是一種灌木或小樹,高1012米,DBH 3538厘米。
莖:樹皮呈灰白色,有縱向裂紋;分枝有灰色星狀絨毛或不熟悉的絨毛,髓大。
葉:葉片寬圓,長約20厘米,寬約23厘米,基部被切割或呈心形。有3~5個不明顯的裂片,頂部無毛或無毛,底部密被星狀毛,邊緣有不規(guī)則的尖齒,5個-有7條明顯的放射狀主脈,上面凹陷,下面隆起。葉柄約為葉片總長的1~2倍,呈星狀或無毛;托葉與葉柄基部合生,有尖銳的先端。
花:圓錐花序為傘房狀,長約15厘米,其主軸和分枝密被星狀絨毛。頭部近球形,直徑6~7毫米,花約15朵;總花梗短;苞片寬卵形,長約4毫米;小苞片有鱗,中間的小苞片橢圓形,較大,長約3毫米,側(cè)生的小苞片較小,密被長柔毛;花萼被長柔毛,邊緣有不明顯的小齒;花瓣呈橢圓形三角形,5片,長約1.5毫米或更長,外面具長柔毛;雄蕊5,花絲短;子房有2個細胞,花盤是平的;花柱2,分開生長,短而直立。
果實:華參的果實呈球形,直徑約5毫米,長4毫米;宿存花柱反曲。
分布范圍 編輯本段
華參是中國臺灣省的特產(chǎn),分布在臺灣省阿里山、新高山、鵝公髻山等地區(qū)。據(jù)中井猛之進(T. Nakai)據(jù)記載,華參誕生于海拔2500的阿里山-3000米高的干山有時誕生在海拔2000米的地方,但卻誕生在南臺灣山上海拔1000米的森林里。模式標本采自中國臺灣省阿里山。
生長習性 編輯本段
華參的花期為9月,結(jié)果期為3月、5~10月、12月。
價值用途 編輯本段
華參樹具有美麗的姿態(tài)和獨特的葉形,有時栽培用于觀賞目的。
物種保護 編輯本段
2004年被列入IUCN《瀕危物種紅色名錄》,評估等級為“易危VU”
2021年被我國列入《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名錄,保護等級為二級。
附件列表
詞條內(nèi)容僅供參考,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
(尤其在法律、醫(yī)學等領(lǐng)域),建議您咨詢相關(guān)領(lǐng)域?qū)I(yè)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