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畢河
鄂畢河(英文:ObRiver,俄語:Обь)它是俄羅斯第三大河流,也是世界著名的長河,屬于北冰洋水系。上游發(fā)源于阿爾泰山,然后向西北蜿蜒,穿過西西伯利亞平原,流入北冰洋喀拉海奧比灣。其支流額爾齊斯河是中國唯一流入北冰洋的河流。奧比灣是一個狹長的海灣,連接北冰洋的喀拉海,在千千境內(nèi)有近米長,也是世界上最長的河口。
發(fā)源于阿爾泰山的比亞河和卡通河在阿爾泰邊疆區(qū)的比斯克西南交匯,形成鄂畢河如果以卡通河為源頭,鄂畢河全長4315公里。如果以額爾齊斯河為源頭,全長5410公里,流域面積297.3萬平方千米。鄂畢河流域是西西伯利亞的主要運輸通道,支流眾多,水量豐富。每年上游可通航190天左右,下游可通航150天。
河流簡介 編輯本段
鄂畢河是西伯利亞的一條大河,是流入北冰洋的三條西伯利亞河流之一。有兩個源頭,來自阿爾泰山白魯哈山南麓冰川的卡通河和來自阿爾泰山泰列茲丹湖的比亞河。鄂畢河自東南向西北流動,貫穿西伯利亞,經(jīng)鄂畢灣流入北冰洋喀拉海。這條河有4315公里長(來自卡通河流的源頭)流域面積297萬平方公里(其中內(nèi)陸河流域面積52.8萬平方千米)河口年均流量12300立方米/秒,實測最大流量43800立方米/秒,實測最小流量為1650立方米/秒,年均徑流量3850億立方米。
在到達北緯55°之前,ob河蜿蜒向北或向西,然后向西北方向畫出一個巨大的弧線,再向北,最后向東流入Obi灣。嚴格來說,鄂畢河是在阿爾泰山西伯利亞段山腳下卡通河和比亞河匯合后形成的,它的長度從這里算起有4315公里。然而,如果額爾齊斯河被視為主河道的一部分,而不是鄂畢河的一條大支流,額爾齊斯河在阿爾泰山中國部分的最大長度為5410公里,使鄂畢河成為世界第七大河流。如果算上歐比灣,這個總長度可以增加805公里。鄂畢河流域面積近297.5萬平方公里,匯水面積約占喀拉海盆地的一半,是世界第六大匯水面積。
地理位置 編輯本段
俄羅斯的大河是亞洲最大的河流之一。鄂畢河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河流之一,是俄羅斯第三大河流,僅次于葉尼塞河和勒拿河。它發(fā)源于阿爾泰山,向西彎曲、向北流動,穿過西西伯利亞,經(jīng)奧比灣流入北冰洋的卡拉(Kara)海。它是一條交通大動脈,穿過自然環(huán)境和民族性格各異的俄羅斯腹地。雖然河流下游多為不毛之地,其注入的水域多為冰封之地,但其所經(jīng)過的流域卻是一個極具經(jīng)濟潛力的地區(qū),成為一個長期的重大發(fā)展規(guī)劃課題。嚴格意義上的鄂畢河在比亞(Biya)河與卡通(Katun)這條河是阿爾泰山西伯利亞段山麓匯合后形成的,它的長度從這里算起有3650公里。但是,如果把額爾齊斯河看作是主河道的一部分而不是鄂畢河的一條大支流,流域面積就是(鄂畢灣除外)近297.5萬平方千米。鄂畢河流域約占喀拉海流域的一半;它是世界第六大分水嶺。
鄂畢河由卡通河和比亞河匯合而成,由東南向西北,再向北,貫穿西伯利亞,最后流入北冰洋喀拉海的鄂畢灣。泥沙濃度一路下降(160-40克/立方米),年均輸沙量5000萬噸。卡通河比亞河交匯處至托木河口為上游,托木河口至額爾齊斯河口為中游,額爾齊斯河口至奧比灣為下游。
發(fā)源于阿爾泰山的比亞河(Biya)和卡通河(Katun)在阿爾泰地區(qū)的bisk(Biysk)西南匯流形成鄂畢河。比亞河發(fā)源于特雷茲湖(Teletskoye)卡通河發(fā)源于白魯哈山(Byelukha)的冰川。在到達北緯55°之前,ob河蜿蜒向北或向西,然后向西北方向畫出一個巨大的弧線,再向北流動,最后向東流入Obi灣。奧比灣是一個狹長的海灣,連接北冰洋的喀拉海和千千上游。
鄂畢河流域通航河段總長度近1.五萬公里,經(jīng)托博爾河,可在秋明(Tyumen)與葉卡捷琳堡(Yekaterinburg)彼爾姆(Perm)鐵路連接,然后與俄羅斯中心的卡馬河相連(Kama)與伏爾加河(Volga)連接。鄂畢-額爾齊斯河的綜合水系位列亞洲第二,長度約5410公里。最大的港口是額爾齊斯河畔的鄂木斯克(Omsk),與西伯利亞大鐵路相連。有運河和葉尼塞河(Yenisei)相連。來自巴拿巴的鄂畢河(Barnaul)從南面開始,每年11月初至第二年4月底冰封,距離河口160公里的薩利哈爾德,(Salhard)下面,10月底到6月初結冰。自1845年以來,蒸汽船一直在鄂畢河中游航行。
地理環(huán)境 編輯本段
鄂畢河流域位于北緯47度-東經(jīng)68,63-87°之間。屬于俄羅斯西西伯利亞平原,河流坡度極小,每公里落差只有1-10厘米。河水水勢緩慢,河床彎曲,在寬闊的河漫灘上打著旋。廣闊的鄂畢河流域橫跨幾個自然區(qū)域。遠南齋桑泊(扎依山,額爾齊斯河流入湖中,嚴格來說額爾齊斯河也是湖的源頭)主要是半沙漠,北部是干燥的草原;中部地區(qū)是西西伯利亞平原,占盆地面積的一半以上,——是太加林和大片沼澤;北部是廣闊的苔原地帶。鄂畢河流域的地形可以分為兩部分:占流域總面積的85%西西伯利亞平原約占15%的阿爾泰山地。鄂畢河左岸占全流域面積的25/3。盆地的南部邊界是額爾齊斯河流域圖爾蓋河流域和薩雷河流域之間的分水嶺。東部邊界是阿巴甘山脈和庫茲涅茨阿拉陶山脈。分水嶺從庫茲涅茨阿拉套山向北,穿過西西伯利亞平原,將鄂畢河和葉尼塞河的支流分開,再沿最后一道山脊將鄂畢河與布爾河和納迪姆河流域分開。烏拉爾山脈是西部的分水嶺,位于鄂畢河流域和博朝拉河、卡馬河和烏拉爾河之間的河流流域。
鄂畢河流域約85%分布在西西伯利亞平原,其余分布在南部的圖爾蓋泰平原和哈薩克斯坦最北部的丘陵,以及東南部的庫斯涅茲(Kuznets Galatao)山、薩萊爾(Salair)山、紹里亞(Shorya)身后的山脈和阿爾泰山。
自然資源 編輯本段
河流生物
1.6-3.2公里寬的豐饒草原沿著鄂畢河兩岸向遠處延伸,覆蓋了許多島嶼。松、雪松、銀樅、白楊和樺樹也生長在岸邊,偶爾在淹沒平原的較高地方形成孤立的森林。河邊的一大片地方長滿了柳樹、歐洲莢迷、稠李、鼠李、黑莓灌木和野玫瑰。
生物資源
在河流或海灣中發(fā)現(xiàn)的約50種魚類中,有幾種鱘魚和白魚的經(jīng)濟價值最高,狗魚也可以被捕獲、江鱈、西伯利亞代斯魚、鯉及鱸。然而,季節(jié)性冰蓋導致水中缺氧,每年冬天都會導致從Tem河匯流處到三角洲的河段中的許多魚類死亡。
鄂畢河流域的毛皮哺乳動物包括歐洲鼴鼠和西伯利亞鼴鼠、西伯利亞和美洲水貂、鼬貛、狐、狼(在泰加林中)白兔、水鼠、麝鼠、水獺及河貍。包括松雞在內(nèi)的170多種鳥類在洪水泛濫的平原上繁殖、山鶉、雁及鴨。
水利資源
鄂畢河是西西伯利亞的主要運輸通道,每年上游通航190天左右,下游通航150天左右。許多貨物沿著穿越北冰洋的北海進出。
附件列表
詞條內(nèi)容僅供參考,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
(尤其在法律、醫(yī)學等領域),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qū)I(yè)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