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芒披堿草
無芒披堿草(ElymussinosubmuticusS.L.Chen)是禾本科(Poaceae)披堿草屬(Elymus)多年生草本植物。為中國四川特有種,主產于中國四川省德格、紅原、阿壩、若爾蓋等地;主要生長在海拔3600米左右的亞高山草甸和山坡上。
無芒披堿草的根呈須狀;稈叢生,直立或在基部稍膝彎,較細較弱,高25-45 cm,具2節(jié),末端經濟位于植株下部,外露部分光滑;葉鞘短于節(jié)間,平滑;葉舌非常短,幾乎沒有;分蘗葉卷入,莖生葉扁平或卷入,下部光滑,上部粗糙。穗狀花序稀疏,通常彎曲和略帶紫色;穗軸邊緣粗糙;小穗近無柄或具短柄,包含小花;穎片長圓形,幾乎等長,具3脈,側脈不明顯,主脈粗糙,先端銳尖或漸尖,但無小尖;外稃披針形,具5脈,第一外稃長7-8毫米;內稃與外稃等長,在脊上有小的纖毛和鈍的先端;花藥長約1.7毫米,子房先端有毛?;ㄆ谠?月。
2013年無芒披堿草在《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高等植物卷》被列為易危(VU)植物;2021年被中國列為國家《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Ⅱ級”保護植物。是一種良好的鎘修復植物材料,可作為鎘污染土地生態(tài)修復的先鋒物種。也是優(yōu)良的野生牧草,含粗蛋白、粗脂肪、粗纖維等化學成分,商業(yè)價值高于普通草。此外,還可以作為小麥作物和牧草遺傳多樣性的基因庫,具有一定的育種價值。
形態(tài)特征 編輯本段
根和稈:毛酸漿須狀根;稈叢生,直立或在基部稍膝彎,較細較弱,高25-45 cm,具有2個節(jié)點,終端儲蓄位于工廠1的下部/4處,外露部分光滑。
葉:葉鞘短于節(jié)間,平滑;葉舌非常短,幾乎沒有;分蘗葉卷入,莖生葉平展或卷入,下半部光滑,上半部粗糙,長3-6厘米,寬1.5-3毫米。
花:穗狀花序稀疏,通常彎曲,略帶紫色,長3.5-7.5厘米,底部1厘米-3通常不發(fā)達的小穗;穗軸邊緣粗糙,下部節(jié)間5-9(15)嗯,上半部分是3-4 mm,每個節(jié)通常有2個小穗而靠近頂端的每個節(jié)只有1個小穗,頂生小穗發(fā)育與否;小穗近無柄或具1毫米長的短柄,長(7)9-13毫米,含(1)2-3(4)小花;小穗軸節(jié)間長1-2毫米,密毛;穎片長圓形,幾乎等長,長2-3毫米,具3脈,側脈不明顯,主脈粗糙,先端銳尖或漸尖,但不具小尖;外稃披針形,具5脈,脈向中間不明顯,中脈延伸成短芒,長不到2毫米,脈前后兩側和基板上有少量微小短毛第一個引理是7-8毫米;內稃與外稃等長,在脊上有小的纖毛和鈍的先端;花藥長約1.7毫米,子房先端有毛。
生長環(huán)境 編輯本段
無芒披堿草在山地寒溫帶和高山亞寒帶生長良好,主要分布在海拔3600m左右的亞高山草甸和山坡上。其耐寒、耐旱、耐貧瘠,低溫(36℃左右)也能安全越冬,適宜年降雨量600mm左右,適宜土壤為微酸性至微堿性肥沃土壤。它通常與多年生草聯(lián)系在一起、莎草和雜草組成群落,形成高山草甸草原或高山灌叢草甸草原,在群落中作為伴生種生活。
自然繁殖 編輯本段
無芒披堿草的無性繁殖方式是母株分裂;有性生殖是自花授粉,異交率高其種子產量高,但萌發(fā)環(huán)境大多不適宜,萌發(fā)困難異花授粉比自花授粉好。
人工栽培:無芒披堿草可以人工播種繁殖。播種時間可以在秋季播種前,應對土壤進行處理,然后將收獲的種子播種在土壤中,并適當澆水、為它的生長除草。
保護措施 編輯本段
保護等級
2013年無芒披堿草在《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高等植物卷》被列為易危(VU)植物。
2021年無芒披堿草在中國被列為國家《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Ⅱ級”保護植物。
致危因素
無芒披堿草的瀕危主要受外部因素的影響。風險因素如下:人類的過度耕作、放牧挖掘等人為因素破壞了無芒披堿草的生境、片斷化;惡劣的生境條件限制了它的生長;在種群中處于優(yōu)勢地位,競爭力差,群落更新困難;種群年齡結構大多呈下降趨勢,植株容易枯死。
生態(tài)
無芒披堿草具有耐鎘性,是修復鎘的良好植物材料可作為高寒地區(qū)鎘污染土地的先鋒種,在礦山種植、城鎮(zhèn)和建設用地等,從而對鎘污染土地起到生態(tài)修復作用。
價值用途 編輯本段
飼用營養(yǎng):無芒披堿草是一種優(yōu)良的野生牧草,產量高,蛋白質含量高、粗脂肪、粗纖維等化學成分,商業(yè)價值高于普通草。其莖葉在抽穗前鮮嫩,適口性好,營養(yǎng)價值高,為牲畜所喜食;抽穗后,莖稈老化,適口性變差,營養(yǎng)價值也下降。
種質資源:無芒披堿草的基因組組成與小麥作物部分同源,可作為小麥作物和牧草遺傳多樣性的基因資源庫,具有一定的育種價值。
相關研究 編輯本段
通過研究不同牧草下土壤的相關特性、無芒披堿草對土壤線蟲和微生物特征的影響差異表現(xiàn)為土壤微生物碳含量較低,微生物生物量氮較高,土壤細菌群落豐富度較高。種植它可以提高土壤微生物的豐富度和多樣性。
附件列表
詞條內容僅供參考,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
(尤其在法律、醫(yī)學等領域),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yè)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