鬣羚
鬣[liè]羚(拉丁學名:Capricornis sumatraensis),又稱蘇門羚、大巖羊、明鬃羊、巖騾是鯨目動物和??苿游?。成年體長約140~180 cm,體重85~140 kg,肩高90~110 cm,壽命約15年。鬣[liè]羚的頭部比較窄長,雌雄鬣[liè]羚都有短而尖的角;耳廓發(fā)達,耳朵長而尖;眼睛周圍有稀疏的睫毛;眼眶前端有眶下腺,鬣[liè]羚的眶下腺更大更明顯;頸部有鬣毛;四肢肌肉發(fā)達,后肢特別粗壯。
鬣[liè]羚主要生活在海拔1000 ~ 4000米的闊葉林中、在巖石地區(qū)的針闊混交林和針葉林、在多巖石的灌木叢中。主要分布在南亞和東南亞的國家和地區(qū);在中國,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區(qū)、西南、華中、華南地區(qū)。
鬣[liè]羚是中國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也是世界自然聯(lián)盟組織保護的野生動物(IUCN)評為易危物種(VU),包含在《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中(CITES)附錄Ⅰ中。
形態(tài)特征 編輯本段
鬣[liè]羚的形狀與羊相似,但它的大小與驢相似雄性和雌性鬣[liè]羚的體型幾乎沒有區(qū)別成年鬣[liè]羚體長約140厘米,肩高90110厘米,體重6090公斤。
頭部:鬣[liè]羚的頭部相對狹長雄性和雌性鬣[liè]羚都有短而尖的角,從正面向后生長牛角的基部較厚,牛角的橫截面呈圓形兩個角幾乎平行,但略微彎曲,呈弧形向后延伸角尖比較細,角尖向下傾斜牛角一般長2026厘米,粗1316厘米.4cm;耳廓發(fā)達,耳峽部長而尖,長度可達19 ~ 21厘米,耳端尖,耳后毛以黃褐色為主,耳尖顏色較深,耳內側顏色為灰色;眼睛周圍有稀疏的睫毛;眼眶前端有一塊不規(guī)則的多邊形淚骨,凹陷,可容納鬣[liè]羚的眶下腺;鬣[liè]羚的眶下腺大而明顯眶下腺的開口位于眼睛前方的圓孔中,開口周圍長有短毛;鬣[liè]羚上下嘴唇附近的毛是白色的,口鼻裸露,嘴唇周圍有小胡子[zī]毛;頦[kē]該部門的顏色是灰白色;額頭的顏色是黑色或棕色;頰部顏色黑褐;脖子上有發(fā)達的鬃毛。
軀干:腋下部位和鼠鼷[xī]該部位呈棕白色或繡黃色,老鼠體內有兩對乳頭;四肢肌肉發(fā)達,后肢較粗,四肢的腿外側一般呈黑色灰色鐵銹色或栗褐色,蹄較短但較緊湊;臀部比較斜陡;尾短,長9 ~ 11厘米,顏色與上半身相同。
被毛:不同年齡的鬣[liè]羚毛色有差異幼鬣[liè]羚以深棕色為主,成年鬣[liè]羚以黑色為主然而,老年鬣[liè]羚的白色部分頭發(fā)增加,鬣[liè]羚的長度和毛發(fā)變長,整體被毛呈灰白色。成年鬣[liè]羚的毛色較暗,以黑色為主,部分部位會出現(xiàn)灰褐色,毛底顏色為灰白色或白色。在夏天,被毛稀疏短而蓬松,在冬天,被毛長而濃密,有短而細的絨毛;背部中央有一條黑色的縱向條紋;腹部被毛為銹棕色。
亞種對比:地理亞種間的形態(tài)差異明顯。喜馬拉雅亞種與中國亞種相似,但鬃毛較短;拐角較少成環(huán),更平滑和更厚,彎曲較少,幾乎直接延伸到后部。蘇門答臘亞種比其他兩個亞種略小,它的角也相對較小。
分布棲息 編輯本段
分布范圍:鬣[liè]羚分布廣泛,主要分布在亞種大陸,包括東亞(中國)東南亞(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緬甸、柬埔寨、老撾、泰國和越南)和喜馬拉雅地區(qū)(不丹、印度、尼泊爾、孟加拉國)
1)蘇門答臘亞種: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馬來西亞(馬來亞半島)泰國(南部)
2)中華亞種:主要分布在東南亞和東亞。東南亞分布在緬甸、柬埔寨、老撾、泰國(北部)和越南;東亞分布于中國(陜西中部和東南部西南部、甘肅南部、青海東南部、四川西部、西藏東部、云南、廣西、貴州、重慶、廣東、江西、湖北、湖南、安徽、浙江和福建)
3)喜馬拉雅亞種:主要分布在喜馬拉雅山脈,即中國(僅西藏)孟加拉國(東部和東南部)不丹、印度(東部和北部)尼泊爾,可能也分布在緬甸西部
棲息:鬣[liè]羚是典型的森林動物,一般棲息在海拔100~4000米的闊葉林中、在巖石地區(qū)的針闊混交林和針葉林、在多巖石的灌木叢中。鬣[liè]羚主要活躍在高山的巖石峭壁上,尤其擅長在陡峭的懸崖和巖石之間跳躍,偶爾在相對開闊的草原上安詳?shù)匾苿?,并經常在森林中的大樹附近躲藏和休息本種通常在林帶、在平地和丘陵坡地越冬,但夏季遷徙至海拔較高的懸崖和高坡。鬣[liè]羚春季主要棲息在闊葉林和針闊混交林中,冬季主要棲息在闊葉林中。
生活習性 編輯本段
覓食行為:鬣蜥通常在清晨和傍晚覓食,主要以植物性食物為食,如草、樹葉、菌類、松蘿、種子、嫩枝、芽等,有時在鹽堿地里舔鹽。當然,鬣[liè]羚的食物類型會隨著季節(jié)的變化而變化,木本植物的葉子會在春天使用、芽、主要食物是草本植物的嫩枝和新長出的葉子;夏天,鬣[liè]羚會吃植物的葉子、莖、花和嫩枝;秋季會采食葉、莖、果實;冬季覓食植物的葉子、秋天剩下的樹枝和水果等。在食物匱乏的冬末春初,鬣[liè]羚還會吃華山松的樹皮。鬣[liè]羚吃飽后會去附近的水源補充水分如果冬天水源結冰了,它會去河壩喝水。不同季節(jié)吃不同的食物,鬣[liè]羚的糞便在不同季節(jié)會有不同的形狀初夏,鬣[liè]羚的糞便一般呈半顆粒狀或螺旋條狀,其他季節(jié),糞便呈顆粒狀。
領域行為:鬣[liè]羚大多獨居孤獨不合群,具有明顯的領地特征。鬣[liè]羚會在田野上做標記,但與大多數(shù)食草動物相比,標記方法有所不同除了排尿外,鬣[liè]羚還會利用發(fā)達的眶下腺分泌的凝膠狀物質接觸和擦拭周圍環(huán)境,使分泌物的氣味在環(huán)境中擴散,從而向同類傳遞信息并標記領域。
活動習性:鬣[liè]羚喜歡在夜間活動,尤其是每天18時至8時,10時至12時活動頻率最強。鬣[liè]羚對光很敏感,是典型的夜行動物。此外,鬣[liè]羚在7月至9月活動更頻繁,但在2月活動較少這是因為夏季是鬣[liè]羚的交配期,它會頻繁移動以尋求配偶,而2月份的溫度較低,因此它會減少活動以減少能量消耗。
生長繁殖 編輯本段
生長:一歲的鬣[liè]羚體重可達25 ~ 35公斤,兩歲的鬣[liè]羚體重可達40 ~ 50公斤,三歲的鬣[liè]羚體重可達60 ~ 70公斤,幼鬣[liè]羚2只.性成熟在53歲達到一歲時,小鬣[liè]羚不再依賴母鬣[liè]羚,而是會在母鬣[liè]羚的領地里待上24年。
繁殖:母鬣[liè]羚的發(fā)情交配期比較長,從5月到次年2月,但大多在8月到10月交配。當母鬣[liè]羚處于發(fā)情期時,外陰腫脹并分泌粘液這時,母鬣[liè]羚會將外陰貼在巖石等其他物體上、軀干的摩擦使分泌的粘液在物體上擴散,從而吸引雄性鬣[liè]羚交配。在交配前,雄性鬣[liè]羚會為配偶而戰(zhàn)雄性鬣[liè]羚在繁殖期間會用它們的角互相碰撞,發(fā)出獨特的叫聲。交配后,雌性通常懷孕5個月左右,并在次年1月至3月分娩,每窩1窩,偶爾每窩2窩。
物種保護 編輯本段
種群現(xiàn)狀
2020年,鬣[liè]羚的整體種群數(shù)量和變化趨勢仍不明朗。根據(jù)現(xiàn)有資料推測,鬣[liè]羚雖然分布廣泛,但種群分散孤立,種群有下降趨勢。
致危因素
鬣[liè]羚面臨的主要威脅是:過度偷獵和棲息地喪失。過渡盜獵:鬣[liè]羚可以提供肉、角、皮草等,在一些地區(qū),還存在用鬣[liè]羚入藥的傳統(tǒng),這使得鬣[liè]羚面臨嚴重的偷獵壓力。
棲息地喪失:由于伐木、開采、農業(yè)土地擴張、人類活動,如刀耕火種農業(yè),導致當?shù)厝藦V泛開發(fā)其棲息地,其棲息地的范圍和質量不斷下降,威脅到鬣[liè]羚種群的生存。
保護措施
相關國家法律或目錄保護:在馬來西亞印度不丹尼泊爾等地,鬣[liè]羚也受到當?shù)胤傻谋Wo。在越南,鬣[liè]羚于2006年被列入第32屆瀕危和稀有物種名錄的IB類(禁止狩獵等級)2008年,它在越南紅皮書中被列為瀕危物種(E)
設立相關保護區(qū)進行保護:在印度尼西亞,自1932年以來一直受到當?shù)胤傻谋Wo,并建立了廣泛的保護區(qū),包括三個國家公園三個野生動物保護區(qū)三個自然保護區(qū)和兩個保護林,總面積為3,083,308公頃。一些保護組織(例如WWF、Free fluid index and WCS, etc)在整個東南亞的保護區(qū)進行了相機陷阱調查,以監(jiān)測和評估野生動物的分布。在中國,建立了許多國家和地方保護區(qū),如白河保護區(qū)、蜂桶寨保護區(qū)、九寨溝保護區(qū)、喇叭河保護區(qū)、馬邊大風頂自然保護區(qū)、美姑大風頂自然保護區(qū)、塘家河保護區(qū)、鐵布保護區(qū)、王朗保護區(qū)、臥龍自然保護區(qū)等,以更好地保護鬣[liè]羚。
保護級別
1962年和1980年,中國林業(yè)部制定了《野生動物保護條例》(草案)把鬣[liè]羚列入受保護動物名單;在1988年中國政府發(fā)布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號文件中,鬣[liè]羚被列為二級保護野生動物;在《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鬣[liè]羚列于附錄一;2020年上市于《世界自然保護聯(lián)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易危(VU)
2008年,《世界自然保護聯(lián)盟(IUCN)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中國亞種被引進(中華鬣羚)和喜馬拉雅亞種(喜馬拉雅鬣羚)評估為近危(NT, nearly 33,356 threats)IUCN2的新數(shù)據(jù)和信息顯示其人口正在下降,預計未來將繼續(xù)大幅下降。因此,在2020年重新評估后,這兩個亞種被升級為易危(VU, valuable)
附件列表
詞條內容僅供參考,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
(尤其在法律、醫(yī)學等領域),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yè)人士。